乐编科技--java基础day22

一、常用的API

1.object类

java.lang.Object 类是Java语言中的根类,即所有类的父类。它中描述的所有方法子类都可以使用。在对象实例 化的时候,最终找的父类就是Object。 如果一个类没有特别指定父类, 那么默认则继承自Object类。例如:

public class MyClass /*extends Object*/ {
 //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返回该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toString方法返回该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其实该字符串内容就是对象的类型+@+内存地址值。 由于toString方法返回的结果是内存地址,而在开发中,经常需要按照对象的属性得到相应的字符串表现形式,因此也需要重写它。
    覆盖重写:
    如果不希望使用toString方法的默认行为,则可以对它进行覆盖重写。例如: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小提示:
在我们直接使用输出语句输出对象名的时候,其实通过该对象调用了其toString()方法。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指示其他某个对象是否与此对象“相等”。
    调用成员方法equals并指定参数为另一个对象,则可以判断这两个对象是否是相同的。这里的“相同”有默认和自定 义两种方式。
    1.默认地址比较
    如果没有覆盖重写equals方法,那么Object类中默认进行 == 运算符的对象地址比较,只要不是同一个对象,结果必然为false。
    2.对象内容比较
    如果希望进行对象的内容比较,即所有或指定的部分成员变量相同就判定两个对象相同,则可以覆盖重写equals方 法。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Person)) return false;
        Person person = (Person) o;
        return getAge() == person.getAge() &&
                Objects.equals(getName(), person.get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getName(), getAge());
    }

测试: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
        person1.setName("1111");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2.setName("1111");
        System.out.println("person1的地址值为:"+person1);
        System.out.println("person2的地址值为:"+person2);
        boolean equals = person1.equals(person2);
        System.out.println(equals);
结果:
当重写了equals方法以后,输出结果为ture,
没有重写equals时,输出结果为false

结论:
== 比较的是变量(栈)内存中存放的对象的(堆)内存地址,用来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否相同,即是否是指相同一个对象。比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指针操作。equals用来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由于所有的类都是继承自java.lang.Object类的,所以适用于所有对象,如果没有对该方法进行覆盖的话,调用的仍然是Object类中的方法,而Object中的equals方法返回的却是==的判断,如果覆盖以后那么比较的是内容是否相等。

2.Date类

java.util.Date 类 表示特定的瞬间,精确到毫秒。

  • public Date() :分配Date对象并初始化此对象,以表示分配它的时间(精确到毫秒)。
 System.out.println(new Date());
结果:
Fri Jul 03 05:01:41 CST 2020

提示:
在使用println方法时,会自动调用Date类中的toString方法。Date类对Object类中的toString方法进行 了覆盖重写,所以结果为指定格式的字符串。

DateFormat类

java.text.DateFormat 是日期/时间格式化子类的抽象类,我们通过这个类可以帮我们完成日期和文本之间的转 换,也就是可以在Date对象与String对象之间进行来回转换。

  • 格式化:按照指定的格式,从Date对象转换为String对象。
  • 解析:按照指定的格式,从String对象转换为Date对象。
    构造方法:
    由于DateFormat为抽象类,不能直接使用,所以需要常用的子类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这个类需要一个 模式(格式)来指定格式化或解析的标准。构造方法为:
  • public SimpleDateFormat(String pattern) :用给定的模式和默认语言环境的日期格式符号构造 SimpleDateFormat。
    参数pattern是一个字符串,代表日期时间的自定义格式。


    日期.PNG

    创建SimpleDateFormat对象的代码如:

 //多态
        DateFormat dateFormat =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String format = dateFormat.format(new Date());
        System.out.println(format);
结果:
2020-07-03 05:07:32
  • public String format(Date date) :将Date对象格式化为字符串。 - public Date parse(String source) :将字符串解析为Date对象。
//1
 try {
            DateFormat df =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年MM月dd日");
            String str = "2020年7月3日";
            Date date = null;
            date = df.parse(str);
            System.out.println(date);
        } catch (Pars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结果:
Fri Jul 03 00:00:00 CST 20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