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天

2018年1月18日 阴转晴 星期四

今天上午去镇上办事,顺便赶上了今年腊月第一个大集,俗称年集。在我老家,每年进入腊月门儿,年味就开始酝酿,开始散发,从第一个年集开始,老百姓就开始采购年货,从这样一个日子开始,忙年踏上了征程。

过年不容易,俗话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超市多了,无论什么商品,随时随地都可以购买。可是,农村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习惯,平常无所谓,到了年关,采购过年物品,不上集市,似乎体现不出年味来,似乎没有红红火火的感觉。

赶集是一个技术活儿,年轻人不懂赶集,只有老年人能够把这个年集赶出年味来,因为,他们知道过个年需要准备的东西种类和数量,他们知道在集市怎样跟小摊儿老板斗智斗勇,他们知道过个年需要准备怎样的物品来祭祀,他们知道在这样的集市上如何防备三只手。

日常赶集,大多都忙,或者都舍不得花钱,集面上冷冷清清。年集上,老百姓没了农活,大多闲散在家,一个个把一年的收获的喜悦呈现在脸上的欢喜上,大把大把的扔出去也不再感觉疼痛。没有人山人海的景象难以称作年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午请我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吃饭,二十六年许没有见面了,我能记着老师是应该的,没想到老师还能记起我来。跟老师见面后,发现,虽然脸上也有岁月留下的印痕,却没有我的多。老师仍然是我印象中的那么帅,仍然是一头乌发,不像我,已经半头银丝了。

师者如父!老师是我们一生中难以割舍的情丝,老师是我们一生中所有成就的奠基者。我们从小学刚开始写作文就知道,老师的前面应该用“敬爱的”,敬是尊敬,爱是爱戴。对于知识,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老师,我们活到老想到老。

再次向师者致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