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丹尼尔-伯勒斯(Daniel Burrus)是一位未来学家,也是科技发展领域的咨询大师。微软、谷歌、IBM等都是他的忠实客户,他的演讲足迹遍布全球,并著有多本关于创新的书。
约翰-戴维-曼(John David Mann)写作了多本关于商业、领导力以及成功法则的书,畅销书作者。
内容简介:
“远见力”是一种可以开发、细化、强化的技能。本书的主旨是d趋势、软趋势加以区分,如何理解和预测未来。本书首次公开作者精准预测的逻辑,以理解未来的7大原则构建“远见力”,一出版即登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受到美国商界精英的热烈追捧。如今,只有少数人具有“远见力”。跟随本书养成正确的习惯,你也能看到硬趋势。
这一本书,是一本不错的规划和预测商业、经济的畅销书,我看后受益匪浅,在此和你分享精华。
本书目录:
第一章 从确定性开始
第二章 洞察先机
第三章 变 革
第四章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反其道而行
第六章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第七章 主导未来
1.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一:从确定性开始
我们往往是带着负面和分歧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的。国家、夫妻之间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每个人似乎都要犯下这样的错误。若我们只关注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发成共识。
我们现在比过去更加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根据科学家统计,我们最近一个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之前综合都要多。事实如此,我们就难以知道将面临着什么?
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力度的原则,那就是从确定性开始。我们的未来其实是可以预测的,当你不相信能预测的话,很多有远见的人,已经比你走得更远了。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读者确定未来,在未来未来之前树立优势。确定性,是我们预测未来的第一步。
作者又引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概念:1.周期变化。举下例子,例如生与死、日与夜、季节更替.....这告诉我们,事物有高潮也会有低谷。2.线性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渐进的,有起有落。我举下例子,例如:人的衰老、全球人口增长、全球化......
图例如下:
作者在未来的25年里,精准的预测到的新科技趋势不下百例。他创造性的提出了硬趋势和软趋势。所谓硬趋势:可测量、可预测的事实、事物或者客体得出的推测。软趋势:根据似乎看得到、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前者是定数,后者是变数。
学会这一章,我们还能有效的避免“猫王谬误”,让你找寻到硬趋势中的黄金屋。另外,作者还例举了很多实例,你看完会脑洞大开。
*检查生活和工作,把属于你的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列出来
*检查你所从事的行业,所有的硬趋势列出来,这样你就会知道哪些事情会发生。并确定是否为为硬趋势的项目去除掉。
*不要被未知数所蒙蔽。
.......
2.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二:洞察先机
我记得2004年,印度洋发生海啸,15国遭殃,死伤约25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约7万......这些灾害,很少有人预测到。但是在后来报道中,也有不少的人在海啸和地震之前发现了海水有异状或者水井冒泡而及时离开了建筑物,逃过了灾难。
我列举的例子,就是作者给我们阐发的第二个原则:洞察先机。依照作者而言,这是从内向外的主动改变,做到先发制人。很多人都说,只要主动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先发制人还要知道明天或者以后会发生什么。
日常生活也大概如此。油价飙涨,我们改变了开车的习惯;经济萎缩,我们改变了花钱习惯,甚至改变工作、住处和生活的方式.....你不仅要知道这些现象,更应该知道这些现象会有怎样的后果以及该怎么面对。这是作者在本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
洞察先机,作者又提出了停、看、听的方法,我把它称为“把握先机三个必要动作。”另外作者还提出了未来标杆学习法。又提出了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分别是去物质化、虚拟化、移动化、产品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全球化、汇聚化。
未来是飞速发展的,就拿计算机处理能力而言吧。作者引用了“摩尔定律”。如图所示:
未来,科技的浪潮将席卷一切,不管人们喜不喜欢,它一定会发生。这不仅在经济领域会发生,而且在教育、保健、农业、能源等领域发生。这场巨变会破坏我们现有的行业,也会改变人类活动的方式,唯有洞察未来的人能够幸免。
*下定决心成为一个洞察先机的人,懂得如何管理机遇。
*问问自己,“什么是是将要遇到的问题?什么问题是公司将面临到的问题?我在未来的几天、几周、几月、几年能遇到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在公司或者其他的组织工作,就下决心使你的组织成为一个洞察先机的组织,把握洞察未来所带来的机会。
......
3.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三:变革
怎么理“变革”一词呢?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变化”?其实变革的本质不只是简单的变化,而是“进行彻底巨大的改变。”变革意味着做一些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事。
在90年代,我们总是要告诫自己要“解放思想”,但是我们在现实之中又不得不再次爬回思维的牢笼,处理现实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束缚你思维模式的是工作、公司、职业或趋势,也不论你是否喜欢,变革都将发生。未来所有的领域和专业,企业,国家和社会,都将发生根本性、基础性的革命。
也许你觉得我在吹牛。我列举生活的实例阐述一下。
1.经济危机过后,我们永远都复苏不了到了曾经,而是继续前行。
2、智能化的未来。例如智能汽车、智能医疗保健(预防性医疗保健、自我保健)
3、我们从web3.0进入了web3.0,也即将进入web4.0.、如图所示:
作者又阐述了我们的未来是一个共生的时代。我举一个例子:虚拟的电子书是不会取代纸质书的,因为一批读者喜欢电子书的同时,另一批读者喜欢纸质书。就像实体店铺和虚拟店铺一样,都会共存。
未来是变化的,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在给顾客最大的诱惑,就是给予客户目前无法实现而一旦实现就会想要拥有的能力。例如,键盘手机的用户,想要取消键盘的手机,于是智能手机到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写出两条黄金法则:
1.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
2.你不会去做,别人都会做。
未来的科技浪潮就滚滚而来,我们唯有掌握确定性、洞察先机、脱胎换骨大转型才能面对和生存。
l>4..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四:跳出你要的问题
棘手的问题很容易成为看似无法绕过的庞大路障。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拖延和裹足不前。要解开我们最大的问题,关键要认识到这些问题通常并不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跳过这些问题,让头脑自由地探索,思考真正的问题。
本章开头讲了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章的核心观点总结:
(1)不要停滞不前,要向前迈进。当你无法看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被你自以为正确的问题所蒙蔽。忘掉你认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旦你忘掉了这些你自以为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浮出表面。
(2)像剥洋葱一样的思考。把你的问题想象成洋葱的表面,你处于问题的组成部分,一层一层的剥离。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3)每一次只专注一个问题。有时候看似复杂,许多环节都很棘手。不要试图去解锁所有的事情。
(4)不要妄下断论。先入为主的判断和下意识的评估,无论它们避免看上去是多么的合理,往往是掩盖了真知灼见。
5.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五:反其道而行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的思想都是一样的,我们往往形成了“惯性思维”,逆向思考这一策略往往能以惊人的速度揭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化无形为有形,甚至解决你浑然不知的问题。
水对远洋船只的阻力有30%来自船舵,而船只转向时受到的阻力更大。设计师们专注于船舶的前部,摩根·戴尔却想到了相反的方向,它发明了智能舵,使船的阻力减少了80%;卡洛驰的鞋子其貌不扬,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戴尔电脑邀请消费者自己来设计,给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
以上的例子都是国外的,那么我来举行下国内的例子吧。当智能手机太贵了时候,小米手机腾空出世,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当邮政很慢的时候,快递诞生了......
这些实例,其实就是在告诉你,墨守成规是我们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走没有人走过的路,我们才会赢!
6.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六: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需要再创造是什么?重新定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概念。重新定义和再创造是利用脱缰野马般变革之力的一种方式,能够把变革力应用到产品、服务、行业和职业之中。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变革是硬趋势,再创造是软趋势。现在正在处于转型的时期,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重塑自己,改变我们的事业和所做的一切。这一句话,可能初次读来,看上去也有“偏激”,但是这是事实。以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对未来的预测,现阶段的东西,过不了很久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变。正如新知识和信息以光速在世界各地传播,想法在转念间就能成为技术创新。
俗话说:“以前是大吃小的世界”,而现在是快吃慢的世界,现在的快,就是以前的大。
如果你开了一家企业,你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客户的变化速度是否比你快?”“他们的学习速度是否比你快?”“你是否能解决用户带给你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你所急迫解决的,因为你处理不好,你的客户就沦为了别人的客户了。
既然世界的发展这么迅猛,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定义和再创造呢?
第一,忽略竞争
。涉及竞争的领域,有两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比前一年更加的竞争激烈;明天竞争比今天更加的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呢?那就是:不去竞争。不去竞争,不代表放弃了自己,而是在自己的优势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培养自己的利基市场。
第二,持续的去商品化。把卖商品,作为卖服务是否能行得通呢?是的,这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第三,旧瓶装新酒也是再创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医院人太多,忙不过来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安排患者。可以使一些患者外出晒太阳,空着的位置供其他患者用。
第四,重点不在工具,在而在于你如何使用工具。
第五,利用你的核心优势。
第六,做到与众不同。
7.理解未来的七个原则之七:主导未来。
当你20或者30岁的时候,你会变成怎么样?我们都要树立“未来愿景”,因为未来愿景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从前,只能不断的向未来前进。
对未来的愿景,我们可以在教育、管理、工作、成败合作上进行思考和规划,找回问题的力量,打造自己人性化的世界,实现自己、社会的价值。
我是小辉,精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