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川藏线上,当我翻山越岭骑行看到身边穿梭的骑友、灯火、车辆…我都会久久的凝望着那一片又一片如沙尘般的身影。极力的想象在每一个匆匆的身影下,有着一番怎样的人生。
这一路有看到朝圣者的虔诚,也有城管队长的困惑,有雪地车骑行川藏的独特,也有至诚的爱情,有深山的寡居,也有异国的风趣等等…那是哪种状态启发了我们内在的共鸣?又是哪种见解触发了我们隐藏的恐惧?路途拾慧,两个故事分享于大家。
(一)范哥
卡登~卡登~翻折多山
我看到了范爷的保障车,可以补给食物了。停好山地车,我麻溜的上了副驾驶座,开始剥鲜核桃吃。“嘿,小雅,厉害!你的体能很好嘛,又是第一个到达补给点的呀”范哥一边打着王者荣耀一边笑着说。“嗯,还行还行”我抿着嘴笑着回道,内心想来真正厉害的其实是范哥。范哥是此次川藏骑行的安全官,他负责路况勘察及定点补给,有了他的保障,我们才能放心的骑行。对于他的第一印象便是我们出发成都时他得知自己有两本书未能在当晚抵达住宿处,于是他便驾驶车辆来回几十公里取回了两本书。当时只知道是为了路途中解闷。一路骑行,他除了勘探路况以及负责定点提供的补给,还会不定时给我们普及藏文化。当时也才真正理解了范哥为何执着要取回那两本书。骑行间歇茶余饭后听着他的故事,按照原本家庭的安排他现在应该是走医生的道路,后来因为喜欢这个行业,便深钻,这十几年,他走遍大江南北,对于西部地区户外环境及线路安排熟烂于心,并且成功穿越四大无人区,多次深入西藏阿里地区,边境线路。听来云淡风轻的往事,这字字背后藏着的景象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只能赞叹。
(二)番茄
认识番茄是在拉萨,但是她的故事却是从骑行的第一天便开始耳闻。番茄与泽龙登顶珠峰,并且泽龙在珠峰顶向其求婚。他们相恋于拉萨,因为共同的的梦想与爱好。他们一起用脚步丈量世界,徒步、骑单车、爬山.....越有挑战性的路线他俩去。后来番茄向泽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我想爬珠峰”。泽龙2016年的那次珠峰登顶虽然成功,却无疑是惊险不已的,当时他因为眼底压高暂时失明,而他的队友因为失温,有了生命危险。但泽龙依然支持番茄,携手再登珠峰。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除了必须的力量训练,而且还带领番茄登顶一座7000米的山峰。今年的四月他们开始攀爬珠峰,聆听的过程中有个细节让我尤为深刻,攀爬珠峰时冰川退化让冰面变得更加脆弱,前路不到一百米处发生的冰崩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经验与勇气同时具备才能行走在这昆布冰川上。当时泽龙为了确保番茄的安全便用牛尾绳把两个人栓在一起,一路上他带着她走,他想着如果番茄真的发生滑坠,还有他自己陪着她。最终泽龙在8848米的高峰之上,摘下氧气面罩,克服缺氧的眩晕无力,跪在番茄的面前,对她说:“我会用一生的时间让你永远像今天一样开心快乐,请你嫁给我吧!”,番茄对泽龙伸出手,说愿意。
当我在倾听他们的故事的时候,我也在聆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不带偏见地与自己重新相识。顺行是什么?逆行是什么?每个人心中的定义不同。也并不是说逆行就一定高明,逆行也需要承受的一定苦与伤,代价与教训,我也不清楚逆行最终的目的地是哪里…我只愿自己是一个愿意在路上的孩子,始终带着一份好奇与一份勇气。
川藏线骑行在10月2号晚9点结束,我想骑行的每个脚步都有自己的灵魂,将来都会变成蝴蝶,飞到天上,照亮未知的前路。
而生命中最大的幸福,就是不停的“看见”原来“未见”的事物,直到成为独立的人。
人生的路途中我会遇到种种差异,我也深知,永恒的差异,带来的只能是永恒的寂寞,来路上谁又有被谁深刻的认同过?当我尝试接纳差异,带给我的却是温柔的宁静。谁也不必依附,也不必谁打倒谁。其心湛然,唯是寂定。
最后分享一波美景照片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