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年》

上周随意翻了翻这本下载许久的《天年》,便一发不可收,到处抽空、耗时5个小时读完了这本科幻小说。

整篇小说科幻色彩十足,非常硬核,有很多高深的物理学元素。作者何夕是我非常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多次获得科幻届最高奖项“银河奖”,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2012年《六道众生》,当年给还在上中学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天年》是他第一次尝试长篇,出版有些年头了,近日相见,十分欢喜。


这本书的故事要从中国的神话故事说起。古时有兽名“年”,为非作歹,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后来人们发现了它的弱点:害怕红色,害怕声音,害怕火光,害怕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年来时大扫除,贴红色春联,挂福字,放炮仗,烧旺火。第二天年兽败走,人们敲锣打鼓去庆祝,见了面也互道“恭喜”,这就是所谓的“过年”由来。

当然神话这种东西多是杜撰,所谓的年兽可能是野生的小动物,卫生不好生了小虫,小动物便来觅食;人们发出响声,小动物也会害怕;至于旺火和炮仗,更是人类从山洞走出来的最大武器。至于红色,多是源于道士的神符,但红色更接近于火焰的颜色,于是有了年兽怕红的说法。

近代科学的发展,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即时阴历一个月;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公转,公历一年即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间隔。本书的核心理论是,太阳围绕银河系的核心公转,所谓的“天年”就是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长度,大约是2亿到3亿地球年。

相比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地球40多亿年的年龄简直无法想象。这么久来地球已经随着太阳一起绕银河系转了十多圈。

在现代最新的考古研究中可知,在近6亿年的时间里,地球已经发生过五次大的和十几次小的群体灭绝事件。而在更早的时间里也许还有更多,只是我们当前的技术和保留下的材料不足以让我们得知而已。

如此想来,人类短暂的几十万年历史,尤其是开始有文字记载的这几千年,在地球的生命里真的是奇迹一般的存在。

运气总有到头的时候,这本书的故事就是基于一种假设,太阳系在公转的过程中也会有“近点”和“远点”。以地球为类比,公转会有“近地点”和“远地点”——近地点相对温暖,远地点相对寒冷。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核心转。在“近银河系核心点”,存在大量粉尘状的物质,因此当太阳系经过这些地带时,这些粉尘状的物质便会遮住太阳光,使得地球进入漫长的“冰河期”。地球上的数次灭绝事件,或许都遵守着“天年”的公转规律。


读这部《天年》不禁会和大刘的《三体》做比较。单独拿出这部作品,故事完整性还是差了些,好多前面挖的坑后面没能填好,最后的故事也有些草草收尾的感觉。不过如果把《天年》看做是故事的开头,这些坑都放到续作里面填,还是很有潜力写出《三体》那样宏大的世界脉络的。况且这是何夕首部长篇,对下一部作品仍然充满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银河系 银河系(Milky Way Galaxy,别名“银汉”“天河、银河、星河、天汉、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棒...
    GN硅基生物阅读 2,189评论 0 3
  • 那年,他19,她22。 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办公室,男孩碰到了她,男孩很瘦,女孩也是,女孩对着她同事笑着说,你看他好...
    zhyee阅读 214评论 0 0
  • 昙花一现,蓦然回首,时光已逝。昨日之愁,今日之恨,已然酿下;心中的愁苦和离恨,就这样深埋在心里,不知何时爆发,不知...
    小木槿儿阅读 145评论 0 0
  • 2017年春节,早早就计划着这个新年要出去玩一趟,而不是再像着往年那样,在家睡觉,无聊闲呆着。 好多个冬季都没看到...
    一路走来一路等待1阅读 471评论 2 2
  • 天上红霞流火, 海面钢城飞落。 昼夜采油忙, 重器高擎敦硕。 惊谔,惊谔, 景象驰魂夺魄。 朋友翼伏东方在中海油海...
    凿冰而钓阅读 572评论 31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