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纳和演绎浅谈第一性原理

最近几年,“第一性原理”这个概念迅速的流行起来。但真正能够理解这个概念内涵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只是流于形式,“只看其表,未见其里”。最近我在看了李善友教授的“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演讲之后,对此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逻辑思维的体系当中,归纳和演绎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在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型当中,“归纳思维”占据了绝对的主要地位,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由“归纳思维”推导出的结论之上的。其中又分为两大类: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在空间维度上,古代的人们发现在亚洲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在欧洲,所以的天鹅也都是白色的。于是,当时的人们就通过归纳得出了一个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许多年后,人们在澳洲发现了黑天鹅之后,这个错误的结论才不攻自破。在这里,就体现了归纳法的一个重大的漏洞:从个别事物推出一般的结论,如果要保证结论100%为真,则必须要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个例全部找出以证伪,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归纳法证明宇宙中不存在外星人,那么就需要把宇宙中的每一寸区域都勘查一遍,才能够得出“宇宙中不存在外星人”的结论。而在生活当中,我们通过归纳法得出我们自己的判断时,基本上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客观感受。


比如,A是Z国的人,B也是Z国的人,他们都很粗鲁,所以我们得出结论:Z国的人全部都很粗鲁。毫无疑问,这个结论是完全错误的,除非我们在证明了Z国的所有人的确都很粗鲁之后,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


在时间维度上,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太阳每天早上升起”这个结论其实也是我们通过归纳法得出的。因为自有史以来,的确太阳每天早上都会升起。


但是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漏洞。知道“三段论”的朋友都应该非常清楚,要想得出最终的结论,需要满足一个大前提和小前提,即A(大前提)+B(小前提)→C(结论)。而之前的A(每天早上太阳升起)→C(在今后每天早上太阳也会继续升起)这个结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A≠C,其中缺少了B这个小前提:未来和现在一样。但是这毫无疑问是个伪命题。



而与“归纳法”相比,大多数人对于“演绎法”相对比较陌生。演绎法的逻辑其实就是利用第一性原理,以此来解释真实世界中的一般现象。


在牛顿提出牛顿三大定律之前,千百年来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给我们构建的世界观当中:即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根据归纳法得出的。从我们的感观来看,以上结论是不证自明的。


但是,之后牛顿依靠牛顿定律,彻底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事实上,地球也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断移动的;同时地球不仅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连太阳都不是。那么牛顿寻找到真理的秘诀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找到了第一性原理之后的演绎推演。牛顿依靠惯性定律和万有引力这两个第一性原理,为我们重新构建了一套世界观。


所以你看,眼见未必为实。仅仅通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观察归纳,是难以寻找到真理的。反之,如果能够找到第一性原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演绎,那么完全可以为我们构建出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但是难就难在真实的道理大都与我们所可以观察到的“事实”相左。


比如,根据我们的肉眼的观察:地球是平的,并且静止不动;太阳每天都在绕的地球旋转。但事实上,这些基于我们直接观察所归纳得出结论都是错的。虽然现在“地球是球形,地球始终在不断运动”这些正确概念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识,但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概念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说明了,直接基于我们感观的归纳法是难以寻找到真理的,正确第一性原理的演绎才行。



在传统企业,大多数人都认为保持组织所有部分的稳定性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即能够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感受到稳定的保障,这是建立在以感观为代表的归纳法上的。但是根据达尔文的第一性原理“自然选择”,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建立在“适者生存”的基础上的,那么“组织的稳定性就应该是建立在子系统的不稳定性上的”,即组织基层残酷的优胜劣汰才能够保证组织整体的长远发展。就像华为的“狼性文化”,这对于员工来说是残酷的,因为这意味着不能适应这种模式的员工将会被淘汰,可正是因为这种“狼性文化”,才让华为不断的走向辉煌。


那么,我们能否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寻找。但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人生就有了风向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上期我介绍了“刻意练习”的三条方法论:创建模型、刻意练习和及时反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建模型,那么我们如...
    浩哥成长训练营阅读 21,541评论 1 43
  • 在混沌大学,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 思维模型 刻意练习 混沌大学三大思维模型 非连续性 第一原理 第二曲线 “用第...
    刻俄柏阅读 18,834评论 6 87
  • 关于改变 如果你想改变某种状态就――不要等着别人给你力量。 关于自由 有很多人都在苦逼的生活中向往着自己能过上“做...
    泉布阅读 2,675评论 0 4
  • 1.利用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可以从classpath中读取XML文件 (...
    不懂i_阅读 4,490评论 0 1
  • 10月2日的#生辰花#,长筒花。 长筒花看似与大岩桐一样的花朵,却比它历经更多的秋霜。同时大筒花也深受着那些高鼻梁...
    冬林探花阅读 5,678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