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市场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国际化发展的现代社会语境下,规划师(意指那些从事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协助政府制定发展目标的专业从业者群体)在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制定区域与行业未来发展计划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规划师以专业、可预见的方式重塑社会理想,让社会理想有了可实施的路径。规划师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到区域与行业未来发展图景的选择以及人类社会实践的开展,进而对民众生活质量、社会公平、行业进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如何理解规划师与众不同的特质呢,我尝试分三方面对其表述如下:
一、规划师的工作方法:以专业梳理梦想
规划师的专业性是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这一专业性体现在对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经验融合运用上。无论是规划学、地理学,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还是区域与行业发展特征等方面,规划师都需要广泛涉猎,并将不同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序响应、平衡相关利益关联方的诉求,使之形成凝聚社会发展合力的针对性整体解决方案。因此,规划师工作需要涉及的知识面,需要协调的社会关系均远超工程师。
二、 规划师的工作目标:让未来触手可及
目标可达性、过程可预见性是规划师工作成果的重要特性。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工作中,规划师需要把社会理想转化为具有阶段可达性的发展目标。围绕着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资源配置方案,以及相应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使之能够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纲领与实施计划,从而让未来触手可及。因此,规划师需要有前瞻性的思维,对区域与行业发展势态保持敏锐的判断力。
三、规划师的社会使命:以专业精神重塑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的初始形态往往意境高远,但内容比较空泛,缺乏细节,有时甚至充满歧义。重新梳理梦想,让相对空泛的社会理想演绎成若干有着明确定义、能够被清晰理解、能够凝聚社会多方积极性的具体量化的发展诉求,是规划师的职业能力与社会使命所在。规划师所具有的前瞻性视野,以及连接现在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专业谋划能力,一直是引领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智慧力量。
此刻,我不由想起那位推动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总规划师,他引领了中国四十多年改天换地的改革开放实践,彻底改变了二十一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