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轮明月给他

送一轮明月,相互映照——林清玄

总是怕睡前会来一些消化不了的信息,然后自己就控制不了睡眠。这个时候,就特别依赖林清玄的书了,它真的能让心情渐渐平复。今天重读的篇目是送一轮明月给他。

文章开始就引入了一个故事,禅师外出修心,归来见一人在他家中行盗,禅师希望感化盗贼,便取下衣服相赠,心里默念送他一轮明月。果然,第二天天亮,衣服已经出现在自家门口。

林清玄大师是这样评析上面的故事的:送出去的不是那一款实实在在的月亮,而是彼此之间的相映,能映照出相互的光明。这就是美好的心灵吧。

我在这个故事和这段解析中,看到了“昨天”的自己。那时的自己,像极了上面的禅师,心怀大爱,无不幸福。舅舅说我禁受不住打击,朋友劝我雅俗共赏。大概,这就是成长吧!今天,又一次被这位禅师感化,想想教师何尝不是禅师?

明月的力量:

我们班有“四大天王”还有一群“小鬼”,不用说您也知道这是除了学习啥都干,除了学习“摸鱼”其他都较真的一批“人才”。可是,他们也确实可爱——又傻又呆,这个词语真不是贬义,是真心觉得他们很好玩。

大概四年级的数学课,课题是:烙饼问题。数学老师进班后就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这节课咱们来学烙饼问题”。孩子们傻傻的样子就出现了,按照视频复原的情景来看,第一个接话的是梦梦,他一边高举右手一边站起身子还一边大喊:“老师!老师!我妈会烙饼,烙的可好吃了~~”,那个架势像是要从最后一桌窜到前面向数学老师炫耀这个事情。更夸张的是梦梦没说完,岳岳也开始了,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兴奋“我妈比他妈烙的好吃!!!”接着就是一阵谁都要为妈妈烙饼手艺打尻的争吵声……

说实话,我们班数学老师绝对不是让孩子们随意的类型,一项严格要求的她也是被当时的情景整懵圈了。这就是“傻”的可爱吧!

傻是真不傻,呆,才是真“呆”。

班级里一直有一位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但是作业却让人无法“下”眼,于是,我总和家长联系,原来这孩子是一个有自我行为准则的孩子——不和打架骂人的孩子玩,不和学习不好的孩子玩……和很多老师一样,劝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和各种孩子交流,要让孩子学会社交。后来,一次课下聊天,数学老师想了解他在家的生活。他依旧回答不喜欢交朋友,只是和姐姐玩会。既然不交朋友在家如何打发时间?他说打游戏。数学老师继续问他,对游戏痴迷到什么程度?他一本正经的回答:“就是娱乐娱乐”。

唉,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会说的答案?应该不是吧。可,正因性格不同,才有我们带班的乐趣啊!送她一轮明月吧,慢慢映照它就会变好的。

上个学期,六年级道法归班主任了,当然还有其他课程,想单独抽时间抓那些“天王”和“小鬼”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你们是不是也求救过家长,威逼利诱过孩子,甚至中午晚上留学生在校的提醒家长和孩子?我低年级就是过了,我们班是没用。因为第一次留下了,后面家长就告诉我:“老师孩子没完成,你中午别让他回来了。”那怎么办?生气,特别无奈。后来的一次意外体检,我暗下决心要宽容孩子,放过自己。我想尽办法的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情况下接受知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让不会背书,不会写字的孩子检查别人的背诵,看拼音写词语。晨读领任务,放学交结果。没完成的按照性别采取激励游戏——背指定人走一圈。

这个办法好么?首先,大家都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工作。其次,检查这个人要一边听一边兑现书上的规范内容,有时候甚至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这样他的精神就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这样下来一天听读纠错24遍,他就“被”背会了,至少能记住了一部分。

另外,大家都想被别人背,都想风光一把,这也就调动了同层次伙伴之间比赛学习的动力。(这办法是一位高人指点的)

你看,这轮明月我为他们升起来了。希望,这个学期有好结果吧!

今天重读了苏轼的  范增论 ,懒得打书名号了。

苏轼层层深入的分析范增必不能长久扶持项羽的原因,着实让我惊叹。能再读,也确实认为苏轼说的对:项羽对范增早就有了疑心不满,所以即使没有智慧如陈平的挑拨离间,也终有这样的一天。听完苏轼的评论分析,也感叹范增如此厉害,怎么能让自己陷于如此地步,这可能就是历史,就是人性吧。

想起一个故事:一位应聘者经过好几轮激烈的竞争才入职心仪的公司,可是入职后第一个天还没结束,他就离开了,因为他觉得他所在部门的领导不太对。他用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来解释——越早离开越容易,时间长了,离开就太难了。

分享送一轮明月给他中印象深刻的一段话。

我们对于友谊、正义、幸福、平安、智慧…等等无形的东西,也不能用有形的事物做正确的衡量我想,这正是人生的困局之一,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如何以有形可见的事物来奥妙表达所要传递的心灵讯息。可悲的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落差”,这种落差常使骨肉至亲反目,患难之交怨愤,恩爱夫妻仳离,有情人终于成为俗汉。这些无形又可贵的情感,与禅的某些特质接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当下即是,动念即乖”,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平常心是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