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越发喜欢类似小古文的诗词,从未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沐浴的我,在人生的这个自我嗟叹文化底蕴不足的年纪,想从此补上关于此处的短板。不是想有大的作为,在全民都在学习的当下,在文化领域锻造自我,未免有螳臂当车般的不自量力。而我,就是发现了热爱。爱词词句句中的美,总以为的神圣原来就在先人的日常作品中。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着实眼前亮了起来,连大脑神经都不由自主的跟着兴奋了短暂的时刻。
人生所有的追求到头来只不过是寻求内心的和谐与平静。外在的金银财宝、荣誉权贵,只能带来一时的兴趣,静下心来发现,所有的生命根源竟真的是为了一种内在的平静。看云卷云舒、感风轻云淡,在自我不断优化情绪、修正合理欲望、巧妙与外界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修炼他人看不到的无形的内我。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家庭,即便是同样的教育进程,都不一定是相同的命运。命运究竟由何决定,或许更多在于自我暗示,不断的给予自我生活的期待与希望,不断地指引自己努力奔跑,驱除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负面的情绪、影响,有意避开那些错误行为的重复,在不断的历练中去发现自我,解读自我。听内心的声音,感内在的感受,摸排潜意识中各种绿影斑驳,找到生命起初的美好以及未能避开的各种泥泞。正视、筛选,放大那些美好,缩小那些黑暗,摒弃各种自我黑暗的暗示,这个不断在进行的自我修正,终究能让自己有朝一日活出想象的美丽与洒脱。
寻求平静,不是像老子先生的极力无为。物质社会的当下,不努力、不奔跑、不创造,是绝对不能够立足,况且填饱肚子的生理需要,也使得追求奋进成为生命的主旋律。
寻求平静,就是在全力做好应有的工作之余,多读书,穿越古文化的沙场与田园,与作者共情那一份激情与曼妙。
寻求平静,就是简化自己的人生目标。于生命的诸多行为中,按照优先次序,只做最为重要的事。少做一点不会死,有目标,才会笃定的过好每一天。
寻求平静就是不断的用知识填充自己的头脑,用奉献分享的爱心来滋润心灵的温度。放下不必要的欲望,于孩子的教育、于自我的生活、于工作的初衷,都是,只做好属于自己应当做的。“不以言教”,以身作则,用行动带起来孩子自律与成长的轨迹。
写字的片刻,想到了我哥,一个完全不知道有自我存在的懵懂人生。糟糕的一切还在继续,而他仍然混沌,更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还处于危险的混沌境地之中。许多有形的语言,看似澎湃的成功学,都不足以挽救一个人的偏执。在个人的反省问题上,唯有自发,唯有具备内在改变的意愿,改变发生的可能性才会发生。所有外在的,到头来,终归都是昙花一现。而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给予启发、点拨,让他向着寻找自我的方向迈步。而仅仅这一点,发现变为现实,是如此的难,难于上青天。
愿每一个想有所改变、或者想活出卓越的人,都要学会独处,学会思考,于静处察观自我。向着前方,扫除心智障碍,一往无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