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的科幻作家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
哈里·谢顿作为心理史学的创始人,预测到了银河帝国---没错,这个架空的时间里未来的帝国是按银河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的灭亡,为了减少必要的灭亡带来的对普通百姓不必要的伤害,哈里·谢顿有了自己的“基地计划”,用编撰银河百科全书为由,谢顿成功欺骗的帝国皇帝,于银河边缘处的端点星建立了基地,并着手开展颠覆银河帝国的计划。
这大概就是整个银河帝国系列,起码是基地七部曲要讲的内容。我只看了第一步基地,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功力了。
《基地》这本一共讲了基地在银河边缘所遇到的三次危机,基地的卓越领袖们怎样根据谢顿的预测和自己的英雄气质战胜危机。第一次利用了以核武为威胁的平衡政策,第二次利用了群众的宗教信仰工具,第三次则使用贸易建立了敌人阵地的牢固关系。
整本小说应该只有几万字,但每一个人物都塑造的鲜明无比,每一次危机的展开我都看得拍案叫绝。想想这才是整个银河帝国十五本中的第一本,我开始意识到为何这个系列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了。
我看过的科幻小说并不多,《三体》是第一部看过的完整系列。要说我从这些出色的小说里看到了什么,那应该就是开头那句话,“一位优秀的科幻作家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
《三体》和《银河帝国》有个同样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准确把握了人性和人性上的文明,而这也正是哈里·谢顿所创立的“心理史学”,三体里 罗辑叶文洁思考过的“宇宙社会学” 这两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当然这两个虚拟学说在各自小说体系里有所区别)。
在银河系的帝国里,科技代表核武压制 照样能像现在国际一般在各国形成 平衡的局面,所谓的宗教和信仰是很多统治者或者既得利益者方便管理的工具,想要让各个势力联系在一起,从内部瓦解,贸易压制就很重要。
今年复习政治时,我产生了两个强烈的感受:
第一个就是马克思好厉害,马哲简练的概括指导了这个世界啊;
但一想,哲学本来就是这个目的啊,马克思又是哲学大家,我一个政治经济幼儿园水平的人当然只能仰望。
然后就有了第二个感受:我没有活明白,读书十六年,我只识些字,指导一些科学原理,有了自我的思考。社会上的很多现状为何如此,我没有搞明白。比如:人的权利到底怎么限制,为什么要有国家机器的存在,党政制度的由来和必要性,贸易制度的历史发展......有太多东西我不懂了,而且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知识点,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发展到今天,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很本质的问题。而上面我产生的那些困惑,我相信人类文明肯定已经有所解释,以后我该去读哪些书我便有了方向。
每一个学识丰富的中年人都有过我这样的阶段吧,年轻时知识达到某个程度,又向世界深情的望了几眼,发现,哇这个世界居然是这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我要去搞懂他。高晓松是这样一个例子吧,辍学读书,博闻强识,现在人一个博学能说的称号给他。
科幻小说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讲的简单点,科技原理很多就是为硬,科幻原理不多,只是在科幻世界讲论理道德的故事叫做软。而像大刘,阿西莫夫这样的出色科幻作家,懂得的不光是许多现在前沿的科学技术原理,更加懂得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原理,幸运的是,他们同时还有自己的想象力和文笔,优秀的科幻小说就这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