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4期“规”专题活动。

企微新版本出了个ai总结,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去试用。我的总结出来有一些抱怨绩效规则的不公平。

我们的内部绩效的制定比同职能的其他部门严苛许多 ,除了完成本质的工作,领导还希望我们能够超额完成一些其他提效事项,看着别的部门轻轻松松达到绩效标准,我们似乎怎么做都不够,而在我观察看到的是,同部门的人努力而又负责,配合度也比其他部门高,可工作却总是得不到认可。

偏偏这绩效和钱挂钩,得不到认可也就意味着加薪奖金都比别的部门少,所以许多人都开始懈怠,好像已经拿不出曾经的热情去对待这份工作。实际上这些不公平之处已经让自己愠怒了许久。

职场的不公体现在条条框框要和别人比严苛,当提及福利待遇时,却说现在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从公司实行ABC的绩效,每个等级比例强制分布,也就意味着,每个月都要出几个C时,发薪日就变得热闹了,谁是倒霉蛋总是会引发一阵讨论,各种奇葩的理由变着法扣钱,领导却在会议上对着大伙儿说: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情。

最初提出这规则的时候,似乎是要激励大家奔着A冲,这好像是一件好事情,当我们发现别人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就能够拿到,而我们却不行时,一种不公平潜藏于每个人的内心。也有人质疑过,却没有得到回应。擅长PUA的领导,底层员工身后背负的责任,让这不公平微妙地闭上了嘴巴。也有靠关系进入,专业能力不怎么样的人,方便了领导,但却苦了一众合作的同事,只能自嘲: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我的愠怒当然也包含着对我利益的损害,但更多的是对大环境的痛恨以及无力。有些时候昔日的好友突然就变成了竞对。记得网上有过一个热议的话题,职场没有朋友,到底正确与否。有人说服务好上级就可以,同事本质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也有人说同事是最好的人脉。我相信有朋友存在。

我不怎么爱换公司,所以能和一些人共事很久,如果内心总装着竞争,只会让我痛苦的辗转周旋于各种猜忌、利益算计之间。我不擅长这些,也不希望自己过得那么累,因为我们除了是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互相打气、温暖彼此,也是对这些不公平的知心者,我们都清楚彼此身上曾经发生过的遭遇。

我自认为对工作是比较热爱的,但也不求上进。我只想做好手头上每件事,公司却想把一个人掰成两瓣用。换过几家公司,我深知无论是哪个公司都是一样的,切实地关注员工幸福感的公司基不存在,所以早早地转变了观念,是我需要这份工作,而非这份工作需要我,我永远有可代替性。我不惧怕我的可代替性,会有可代替性的工作出现。

我需要这份工作,我对职责内的事情尽力而为,至于其他我无法撼动的部分,就随波逐流吧。看到一段话是:

职场不该是丛林,更不该是赌场。当晋升看能力而非关系,薪酬凭价值而非偏见,机会靠实力而非背景时,那道玻璃幕墙上的阴影才能真正散去。毕竟,每个清晨挤地铁的职场人,怀揣的都该是对专业的敬畏,而非对不公的妥协。

暂且抱着这种希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