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匆匆翻完了《1984》的最后几页,和《美妙的世界》一样,也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因此,看完《美妙的世界》似乎有必要看下将之相提并论的《1984》。正如读者们评述的,《1984》并没有《美妙的世界》精彩。《1984》虽然预言到了某些部分,但显然,它的预言并没成为现实。而“美妙的世界”—或许—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方向。
不论是在《1984》的恐怖世界中,还是在“美妙的世界”中,都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美妙的世界”中更是从孵化瓶就开始设定一个人将来所属的等级!并使每个人对其所属的等级都完全认同!
“人类通过分类来认识世界,通过分工来发展世界”——这是我前段时间在景德镇看瓷器时想到的一句话。某种意义而言,有了分工才有了文明社会!社会分工又导致等级的产生。等级产生后开始生根发芽,个人智力和能力的巨大差异又加强了等级制度。社会分工和个人之间的差异使等级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历史上,在多数社会中等级制度成为各种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进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然而,个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缩小,至少在同一个社会中,人的思想差异在减小。文明的进步也提升了人们的平等意识。于是在文明社会中,社会等级制度逐渐失去了它的“形”,但其“实”因民主和文明状况的不同仍或多或少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不可消除!!因为分工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分工越合理,社会效率越高,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存在必然导致“等级”的实际存在。
或许,这正是印度在创建了半个多世纪的民主制度后,种姓——这一古老的等级制度仍无法消除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