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了只橘猫,很胖,很懒,很可爱。
我喜欢我的猫,但我的父亲不喜欢。
他讨厌猫总是很馋,讨厌猫掉毛,更讨厌猫整天撒娇叫个不停,太吵。
每次我回家抱着猫或是看书或是看手机的时候,父亲总是从旁边路过,训斥两句天天抱着猫像什么样子,或者抱怨几句这猫又胖了。
猫确实很胖,我在家时总是喂许多猫粮、猫条、羊奶粉,它很快变得富态,太阳一晒背影像条壮硕的小型犬。
我们的日常便是我逗猫,父亲笑着训斥我。
直到假期结束,我要走了,一走至少一个月,临行前我把猫抱在怀里,可我不能带走它,只能最后多给它放一碗粮。
“走了走了,再不走晚了。”
汽车尾气伴着乡下的灰尘阻挡了猫追车的步伐,我看到它舍弃了猫粮,肥硕的身躯在路上跟了很久,但我们注定要等下个月见面了。
父亲是个不擅长煽情的人,路上他沉默着,也没说类似于让我有空打个电话回家的话,我看到他几次看向我,但最终也没开口。
我要进学校了,他帮我递了一下行李,只留下一句话,“放心,我会喂你的猫。”
忙起来的时候,时间就没有概念了,转眼半个月过去,我与家庭没有一句互动,直到晚上将近十点,看到父亲发的一条微信消息:你那猫又胖了。
我回了一个表情包,随后便是很自然的关于一些琐事的交谈,我们断断续续聊了一个多小时,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父亲发了一句:你去睡觉吧。
从那之后他就开始不定时的给我发一些猫的动态,猫有时在吃粮,有时在捕鸟,还有一次是猫从桌子上跳到地面,清晰的“咚”的一声落地。
他从不提想念,也不问我是否想家,我们交流的契机就是每天更新的猫。
一个月之后,我又回到了家,果然那猫更胖了,油光水滑,若不是乡下运动量足够大,它怕是会和猪同框都分不清品种。
“这猫真胖。”这次是我说的。
而父亲则熟练的把猫粮填满它的碗,为它梳毛,揉它的肚子。
直到我第二次开学,这次只过了三天,我便收到了父亲的消息:“你的猫又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