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狼图腾》,书中主人翁陈阵,以及小狼、白狼王,毕利格老人和马倌巴图,瞬间如电影镜头般跃入眼帘,草原的美与苍茫,游牧人的憨实与勇敢,草原群狼的王者般存在,头狼与独狼的傲骄姿态,牧人们与群狼“共舞”的独特景象,曾经王者远去后的躁动与荒凉,都精彩纷呈出来,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草原世界,再次凭空浮现于笔者的脑海。 一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那是在群雄列国鼎盛时期,催生了浩瀚的华夏文明。这些文明部分以文化的形式存在下来,另有一部分,则转变成为信仰或信奉,各式各样的,大一统的,多元化的,独特地域的民族的,甚至是原始的,都存在、转变并发展着。有些地方的信仰与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我国的图腾文化。有的图腾文化认为,图腾是群体的保护神,并由此产生图腾崇拜、图腾圣物,进一步的促进了对祖先的崇拜。如匈奴狼的传说,匈奴单于小女下为狼妻,后遂繁衍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嚎。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我国的主体图腾也是存在的,那就是龙图腾。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但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龙就是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综合体,所以中国人始终爱龙、望龙、信龙。 蒙古民族对于草原狼的图腾信仰,是狭义的图腾,是纯粹的图腾,是实实在在的崇拜,是骨子里的、群体里的文化存在,如同对祖先的崇拜一样,因为那就是他们的保护神。不得不说,狼图腾,严格来说是蒙古草原狼图腾,赋予了蒙古民族无比强大的力量。毕竟,草原上的食物链、生态链,人和狼是最顶端层次的两个,两者的精神力量、强者力量结合起来,那是无比强大和可怕的。曾经蒙元势力范围远及欧洲的多瑙河,甚至如果后来要不是主要用代理军队征服的南宋,华夏文明都可能受到断裂式的巨大冲击。而蒙古民族这种对强者、力量的崇拜,也产生了一些军事方面的大智慧,对我国军队在成立后直到全国解放,在战略战术的基蕴上,有着非常大的支撑作用。曾经的强者、王者,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态的逐步变迁,都远去了。留下了凄凉、沧桑、怀念、震撼,在那里,正如那白狼王的声声嗥叫,近乎哀鸣,又如同在告别,将离去。对作者将这一切都精彩呈现,只能说这是一本奇书,也绝对是一本好书,等待着大家饕食,感受历史带来的美好情怀,体会图腾文化的沧桑再现。 二
写到这里,该写写本书的核心内容了,那就是草原狼的精神、对草原狼的崇拜。本书完美的融合了两种文落,一个是逻辑的、构思的,一个是自然的、涌动的,几乎如同天工之作一般。 其中陈阵与小狼的部分是这样写的。“群狼完全陷入了沉默。可怜的小狼永远错失了在狼群中牙牙学语的时光和机会,这一次,小狼和狼群的对话失败得无可挽救。直到天色发白小狼才终于停止了长嗥。它绝望悲伤得几乎死去。陈阵轻轻地抚摸它,为它丧失了重返狼群、重获自由的最佳机会而深感内疚。”文中,作者对小狼的前后动作与神态对比写得很成功,先是渴望、痛苦,后是绝望。 在马倌巴图护马战群狼中,这样写道。“嗅觉异常灵敏的大黑马被雪砂卷得浑身战栗,断断续续,哆哆嗦嗦地低头哀嘶。沉沉黑夜,漫漫白毛又一次遮盖了血流成冰的草原屠杀。快被冻僵的巴图麻木地关掉光亮,让自己完全陷入黑暗,然后低下头,把枪口对向大泡子,但他突然又把枪口抬高一尺,慢慢地开了一枪、两枪、三枪……” 每只狼的死都是战死的。 本书讲述了陈阵跟随蒙古老爹毕利格观看了狼群歼灭黄羊的壮景。只有几十只狼,竟成功围剿了数千只黄羊。随后老爹给看的发呆愣着的陈阵讲述了一场历史之战,即著名的三峰山之战。三峰山之战是历史上最典型的追歼战役,托雷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采用迂回术、游击术,采用跟踪攻扰的方式牵制敌军,巧妙地利用围三阙一的战术,最终轻易获得了战役胜利。写到这里,是否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不错,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迂回术、游击术、追歼战、围歼战,是我们国家建国前广泛采用的战略战术。而三峰山之战中托雷他们,恰恰是从狼群围剿猎物的战术中深受启发的。 本书将狼的个性、尊严,狼的智慧、忍耐,狼的团队意识,狼的坚持精神,近乎完整的描述、提炼了出来。 三 对于草原狼的图腾崇拜,本书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很难逾越。蒙古草原狼的自由独立、勇猛顽强的性格,是以其超强本领作基础的。 “不知不觉中,竟从晦涩变成了涓涓流畅,从坚持变成了依恋。”何其美好的人与自然、人狼共存的画面! 狼是草原人的兽祖、宗师、战神和楷模;狼的团队精神与宗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与尊严,狼对于蒙古铁骑的驯导和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游牧人千百年来对于狼的至尊崇拜,有关狼的种种细节、与游牧民族的共生关系,成就了本书草原狼图腾之巅峰之作。 本书的主人翁是知青,本书作者更是在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正是这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产生了不可磨灭、患难永生的情愫、烙印和思想。 最后的,本书有争议的地方,主要在两个点上,一个是“亲爱的小狼”那块,另一个是“历史观”偏颇的问题。这都不影响本书巨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笔者现在看来,恰恰相反的,“亲爱的小狼”部分,本身属于知青的历史,是知识青年痛苦的精神“游牧”,甚至几乎是那个时代有为青年共性的存在。而“历史观”偏颇的问题,实在是现在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段真实历史,就是很多当时深处其中的人士,都不能够真正理解那段历史,它是历史,不可分割、很难理解的历史,而不是问题。这样,也就没有什么“历史观”偏颇的问题了。 随着我国现代生态保护的完善和进步,民族文化领域的包容与发展,草原狼将会永远的存在,狼图腾也会永远的在草原上流传下去,在额仑,在腾格里,在青青的、苍茫的草原。 复业复德的天野 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