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相劝,德皆建

2017年5月5号,星期五,沙尘暴。

王坤(41)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晚自习前,我刚进教室,就有学生向我报告说,王某某打了一份土豆丝儿,又打了一份鱼。我摸摸他的头,笑了笑,没说话。王某那孩子看来是馋啦,这一周,他充的钱挺多的,看来是花的狂了。正巧王某某从我身边走过,我就问他吃了些什么?他告诉我,是吃了一份土豆丝,一份鱼,还有两个馒头。我真有些吃惊了,没想到还有俩馒头呢!矮胖的他,晚饭吃如此之多?



  王某某回座位上去了。杨某某拿出日记本:“老师,这是我今天的日记。”杨某某是我特别抓的七个写日记的同学之一,悚写东西,我就要求他们每天只写五分钟,有什么写什么。我一读他的日记,扑哧笑出了声。日记内容大致如下:“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看到王某某打了土豆丝,吃完后,他又去打了一份鱼。别忘了还有两个馒头呢!我就劝他,你不减肥吗,吃这么多?王某某说,我不到120斤,等到了我再减。我也真服了他了!昨天中午我亲眼看到,他又打了两个鸡腿,还给了正在减肥的张某某半根儿。当时我劝他说,别吃鸡皮啦,老师说吃鸡皮不好。没想到他哧溜一口就把鸡皮吞了下去。我真无语了。”我把杨某某的日记给全班同学读了一遍,问同学们:“杨某某的日记生动吗?真实吗?好不好?”同学们都齐声说好。王某某低下了头。“为什么杨某某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呢?”“因为这里边充满着他的真情实感啊!他是真心实意的为王某某好,真心实意的劝他呢!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呀!”同学们都频频点头。“话又说回来,杨某某能写出如此好的日记,得感谢王某某啊!”王某某抬起头来了,大家都善意的笑了。“我知道咱们同学们都是非常善良的,随着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会在某些场合对某些人进行适当规劝。那如何劝比较合适呢?比如在家里,劝父母?”这下大家齐声喊了出来:“怡吾色,柔吾声!”“那如果父母听不进你的劝告呢?”“悦复谏!”大家更来劲儿了。“谁悦?”“父母。”“对呀,要看着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说。能不能先崭后奏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和他们一起背下去:“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叮嘱:“总之劝说的时候,说不说是我们的事儿,听不听是人家的事儿。也不要强劝。”学生们点头,有的同学似乎在沉思:如何把握劝的度呢?



我不禁感叹:短短的《弟子规》,真的够我们修习一辈子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经有过几次不堪回首的“搭伴旅行”的经历,几乎都是因为中途的琐事和对方产生了一些不愉快,好的心情一旦被影响,那接下...
    _疯子阅读 3,873评论 0 2
  • 生在拼爹的年代,您却早早的离我而去。 爱你 昨天老妈提到您,说您活着怎样爱果冻之类的话。一瞬间,喉咙像被东西卡住,...
    遇见驴先生阅读 9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