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们,别再误解挫折教育了!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家长来制造挫折,而是能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上海一名17岁男孩在卢浦大桥跳桥自杀,全程决绝,果断。母亲紧追身后但还是没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根据后续的报道,男孩是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又遭到母亲批评才跳桥自杀。

不要着急批评孩子抗压能力太弱,不要立刻指责他们母子关系太差。回想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都不会,你也太完蛋了吧”、“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到你做不到”、“别人家都能考上211,你就考上个普通大学有什么好知足的”“现在你这么完蛋,长大了也什么也不是”。

当追问父母,为什么总是要责备我们,他们的回答总是出奇的一致以及毫无意外:“我这是为你好”。可是为什么你们在为我好,我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开心呢?

我知道父母对子女倾其所有,同时也拥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同时这份关心又绑上了枷锁,只有凡事做得好才能给他们挣得面子,只有按照他们的期待才能得到鼓励和赞赏。

我们一直如此告诉自己。

这样的疑问一致伴随着我长大,直到遇到现在的伴侣才逐渐明白,一份良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互助的,有益的。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可以相互扶持。在做出选择时,能够得到对方无条件的支持。因为有彼此的存在,才更加勇敢的面对人生,面对困难。

今日头条的读者应该都年龄比较成熟,有的甚至已经有了孩子。小编还没有孩子,也不能保证可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做父母的难处和纠结。

但是我想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跟父母或准父母说一句:不要再打击孩子了,也许你的父母是这么教育你的,也许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有所建树。你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老祖宗留下的不变真理。但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打击和批评,而是相信和包容。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才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