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龙
清明节刚过。今天,来谈谈死亡。
01
死亡意味着什么呢?
《寻梦环游记》中说,一个人要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他被宣布死亡的时候。这是他肉体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这是他身份上的死亡。
第三次是他最后一个认识的人也离开人世的时候,从此再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曾来过这个世界。他从此彻底消亡。
多么悲凉呢!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发明了清明节,西方人发明了亡灵节。逝者的灵位被供奉着,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三种死亡。这就是这些节日的意义吧。
02
人们重视死后,胜于重视生前。
秦始皇在他的墓下建立了庞大的兵马俑。他想把地上的荣华和荣耀延续到地下,这样他便永生了。埃及的金字塔也是法老希望永生的明证。
即便是普通民众,也要争相买一口好的棺材和一块好的墓地,以便长眠不落人后。
这便是人们对死亡的一点残存的认识和希冀。
可笑的人类啊。他难道不知道他的枯骨,终将被白蚁啃尽,化为泥土?他的墓碑也终将被夷平,另起高楼。他的名字将成为他人酒后的谈资,然后终将被人遗忘。
03
孔子说,未知生,安知死。
然而,我要说,未知死,安知生。
人只有透过死亡,才能懂得生命。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当屈原沉江,以表达他的孤独;当老舍沉湖,以保存他的尊严。难道我们不说,这是他们写出的最后一部悲壮的作品么?不是他们生前人格的最好的印证吗?
当31岁的黄家驹在日本东京猝然去世,他的音乐和他的乐队却成为绝响,成为永恒。当张国荣在愚人节纵身一跃,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无数人的牵挂和悲伤,这个节日也就有了新的意义。
他们的死,并未减损他们生的价值。反而定格了他们生命的伟大。
04
"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乔布斯在他斯坦福演讲中如是说。
想一想,如果没有死亡,人的一生将会变得如何?一个人将不会有动力去做任何事情,因为他的时间是无限的;一个人也不会再去珍惜任何人,因为他有的是时间。每个人都将如同行尸走肉。世界将毫无生气,毫无意义。
正是因为死亡,让人们认识到了时间的有限和价值。而正是有限的生命才让生命本身显得有意义。
死亡是造物主的一个伟大杰作。
透过死亡,腐朽和老的事物,让位给新生事物和新的生命。看那些新生儿,多么生机勃勃,多么惹人喜爱。借由死的,世界才能变成新的,才能永葆活力。
想想如果世上都是活了千年的满脸皱纹的老怪物,是多么乏味,多么恐怖的事情!
05
死亡是人世间最公正的审判官。
无论生前贫富贵贱,死亡是共同的终点。死亡将一切归零,一切抹平。无论生前如何趾高气扬,如何耀武扬威,无论亿万家财,还是权势熏天,死后都将化为一抔黄土,变为灰尘。
以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用权势恐吓的,在死神面前,全部失效了。
人可以生而不平等。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06
你终将死去。
这是一句有力的箴言。这句箴言值得你警悟。
它让我们看清,哪些我们太执着,哪些我们该放下。
既然死后一个人带不走任何东西,那么紧抓不放又有何意义?传承给下一代又有何意义?他们也终将死去。身份,地位,名誉,财富,这些终将如过眼云烟。
你终将死去。看清这句话带给你的意义。你将发现什么是对你真正重要的。剥掉那些你带不走的,看看还能剩下哪些。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它将告诉你答案。
07
你即将死去。
这是又一句有力的箴言。这句箴言值得你警醒。
没有人能预测自己何时死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疾病,灾难,随时可能降临一个人。你随时可能死去。
一个人应该准备随时赴死。这是对生的最深最有力的态度。
想想如果自己还有三年会做什么?如果还有三个月会做什么?如果还有三天会做什么?如果还剩一天,又会做什么。
你会很快知道对你最重要的人是谁,对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还有什么心愿未达成,还有什么遗憾未了。
列出一个清单,不要犹豫,立刻去做。
如果你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你的生活和生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品质。
08
你每天都在死去。
这是另一句有力的箴言。这句箴言值得你警觉。
想想死亡是什么?死亡是意识和身体失去了知觉。所以叫长眠。那么,一天的睡眠,不就是短暂的死亡吗?
你不过是死了,然后又活过来。
那些有过濒临死亡体验的人,重新活过来之后,对生活和生命,都无一例外有了崭新的认识。他们懂得了更应该珍惜什么,为什么而活,怎么样生活。
既然这样,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把每一天的睡眠都当成一次死亡呢?试试这样做,看看会发生什么。
09
不断的向内觉察,向内看,看看死亡是什么。
看看你身体的死亡。你的头皮屑又掉了,你的头发又脱落了,有一颗牙齿掉落了。
你身体里面的血液,每三个月要全部换一遍。
你身体的每一部分每天都在死亡。
你每天都在死亡。
可这些信号都被你忽略了。你对死亡视而不见。
蛇蜕皮后获得了新生,蛹破茧后变成了蝴蝶。可你还停留在原地。你的思维、意识、生活,对生命的认知,还停留在昨天,没有任何变化。你没有成长,也没有进步,你是死的了。
10
你已经死去。
如果你第二天的生活和第一天一样,那么把第二天去掉。如果第三天的生活和第二天一样,那么把第三天去掉。。。看看你的生活和生命中还能剩下几天。你未来的那些日子还未到,但实际上已经死了。你实际上只活了一天。
你始终活在昨天。昨天已逝。所以你也已经死了。
11
你为什么对死亡感到恐惧?
因为死亡是未知的。人们总是恐惧未知的事物。
那么从现在开始熟悉死亡,感知死亡,体验死亡。
从黄昏的燃尽开始。从每一天的睡去开始。从每一次呼吸开始。从每一个消失的脚步开始。
体验真切的死亡。不要错过每一次死神给出的讯息。
我有过几次和死神亲密接触的体验。
在我年轻时,曾和同学登临野长城探险。那次,我坠落悬崖。我的双脚已经踏空,身体急速下坠。下面是万丈深渊,我将粉身碎骨。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我右手抓住了悬崖边上的一颗小树,然后缓慢的爬了上来。
我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给自己压惊。但我知道,我不会每次这样幸运。这是死神给我的一次难忘的提醒。虽然是被迫的,但也是深刻的。
我还曾主动接触死神。那是我工作后患上严重抑郁症那段时间,我曾打算轻生,因为生不如死,所以准备用死亡来结束这种痛苦。这次我知道,死亡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未知数,死亡可以是一种选择,一种可以保留尊严的权利。但最后我没有选择使用这个权利。当我几次走到窗边时,母亲的脸浮现在我眼前,我没有勇气跳下去。我不能让深爱我的人心碎,我不能这样残忍。所以这次我没有去到死神怀抱,我只是和他握握手,又重新走进了生活。和死神的这次亲密接触让我认识到,一个人可以走到一个终点,也可以从命运的另一道门穿出。一个人可以深陷地狱,也可以涅槃而重生。
而去年,我又被迫不得不又一次接触死神。我去年罹患血液肿瘤而四肢瘫痪后,需要做一种干细胞移植手术。这种手术风险很大。我知道可能有去无回。但不做手术只会恶化更快。我不得不做出选择。我也不得不做出最坏的打算。我必须真切的面对死亡。
一个人随时可能死去。这不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个真切的领悟。而这个领悟,死神给予我的,比我读过的一千本书还要深刻的多。
我安然度过了手术。此后,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过,就不再是一句劝谏的软文,而是一件真实的事。
对于那些没有真切的体验过死亡的人,其实还有许多可以体验的途径,如生前葬礼。
亲人的离去,也是一次很好的和死亡接触的机会。这里没有对逝者表示不敬的意思。事实上,只有借由这次机会,深刻的思考死亡这件事给你带来的意义,才是对他们离去最大的尊重。如果除了悲伤,并没有给你带来别的什么,那么,你就错过了死亡给予的重要的讯息,错过了让自己生命成长的一次重要机会。
12
你为什么对死亡感到恐惧?
因为你没有充分的活过。
一个充分活过的人,一个对生活有过充分体验的人,就不再惧怕走到那个终点。因为那不过是一个休息罢了。
对死亡的超脱源于对生命的从容。
所以,当苏格拉底慷慨就义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在哭泣,而他是那样从容。他已经充分的活过了,他对人生的一切都已经充分的体验,也充分的思考了,现在只剩下死亡这件事情尚未体验,他是多么急切的想拥抱死亡,迎接这个伟大的生命的馈赠。但他的弟子们却不明白这点。
他们不明白,一个充分活过的人,他是向往死亡的。
13
一个人死后将去到哪里?
如果你问一个酒鬼,天堂里有什么?他会回答,酒。
如果你问一个老太太,在天堂里,她最想做什么?她会回答,和人唠嗑。
这说明,天堂并不在未来的某个地方,而是在此时此地。
所以孔子的话是对的了:未知生,安知死。
人们是通过生,来知道死后的归宿的。
所谓对天堂的向往,不过是对生的延续。
如果一个人充分的活过,天堂里是什么样又有何妨?
如果一个人经历过地狱,地狱里是什么样又有何妨?
14
死亡,不过是老友重逢。
一个人,如果他每天都在死去,又每天都在重生,当那最后一刻来临,他不过是在相逢那已有的朋友。
死亡,不过是回到故乡。
心灵旅行了一辈子,漂泊了一辈子,该回家了。回到他最初的地方。
生命是伟大的,她灿若星辰。生命又是渺小的,他微如尘埃。
生命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是河流中的一个涟漪。生命的消逝,就犹如浪花重回大海,涟漪重归平静。
无论是否有来生,都是下一朵浪花,下一个传奇。
2018/4/8,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