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修行方法这么多
我怎么知道自己的路走没走对呢?
衡量标准可能有很多
但从禅宗乃至一切心性之学的根本义理来看
有一个最核心
最究竟的标准
那就是:
看你的修行
有没有让你“入本心”
修行的终极目的
不是为了获得超能力
而是向内探寻
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即“明心见性”
因此路对不对
最终必然要回到是否更接近这个“本心”上来
这个“本心”
是我们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佛性、良知
它本身是圆满、寂静、慈悲和智慧的
任何修行方法
如果不能引导我们息灭贪嗔痴
显发内在的慈悲与智慧
反而让人变得更加偏执、傲慢、焦虑或逃避
那这条路很可能就偏了
正所谓“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所有法门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而非月亮本身
因此作为修行者
我们既要重视形式
又不能沉迷于形式
诵经、拜fo、打坐等
是所有初学者必不可少的基础
但要清楚
这些都是帮我们入本心的“方便”而已
检验修行是否真正“受益”的关键
不在于你做了多少
而在于你变了多少
你的烦恼是否减少?
智慧和慈悲是否在增长?
面对生活是否越来越从容平常?
感恩宇宙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