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作家之耳)《到灯塔去》——不灭的精神之光,引我起航

大概内容:

写了拉姆齐一家准备去灯塔游览,然而次日天气不佳没有去成。等有机会再去灯塔已是十年之后,此时小说的主角之一拉姆齐夫人已经去世,她的众多孩子中有死于一战的,死于难产的。最终,拉姆齐先生与他最小的两个孩子凯姆、詹姆斯抵达了灯塔。而收养的孩子莉丽也完成了困扰她十年的那副画。

我学到的艺术手法:

作者隐居幕后,不参与主观叙述。而将视角分发给各个角色。即通过角色a的立场来描述角色b,通过角色b的心理活动来描述角色c 如此类推。这属于一种间接的内心独白。

如《尤利西斯》受到易卜生戏剧的影响,伍尔芙受到了TS艾略特象征主义的启发,她使用象征暗示,“但求形似,不求神似”,从而产生一种扑朔迷离的效果,然而弊端也是有的,那就是意识流最大的问题——流于晦涩。

通过“心理时间”的运用,拉长或者缩短实际的“空间时间”。比如第二部分的十年,寥寥数笔就过去了,而莉丽作画的那一刻却用好几页来进行她的自我独白。这种处理方法在影视作品中也很常见,比如灌篮高手(slamdunk)那最后的几分钟对抗可以持续很多集,而一个跳跃上篮的动作被拉伸到几分钟。

续写《到灯塔去》

作业L03E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说在《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是由一个女性的视角出发,试图处理和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那么在《到灯塔去》里她则触及...
    兮兮_1991阅读 2,093评论 3 11
  • 楔子 “顾安禾,你带我走好不好?我们一起走的远远的,离开这紫苏城。你不是说想和我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小家吗?只要我们离...
    北城未眠阅读 1,969评论 16 31
  • 上大学时,对中学的教育体制各种批判,现在当自己成为一名老师时,发现自己也成为那个以前很讨厌的样子。是的,我很渺小,...
    快乐无果阅读 1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