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读后感

  所谓读后感,当然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甚至是几句名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从中得到的启示,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属于议论文范畴,但在写法上又不同于议论文,因为它必须在读后发出自己的感想。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要学会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读后感,先读后感,最重要的是从中得到的启示或道理。那么孩子该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比如《九色鹿》这篇文章,首先引导孩子回忆。(主人公九色鹿、调达、国王等)

  师:你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课文《九色鹿》,哪位同学愿意再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讲故事中……

  师启发:从九色鹿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优点、缺点)

  生(优点):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智慧过人

  师:从调达身上你又得到哪些启示?

  生:(缺点):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


  引导孩子开动脑筋:读了《九色鹿》这篇文章,如果让你写一篇读后感,你将会怎样写,请你想一想。


  一、引

  读后感的开头,要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介绍你所读的内容。因为你读过的作品,并不一定为广大作者所熟悉,如果不作任何介绍就发表议论,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而精要的介绍,会使读者对陌生的作品有所了解,即使对于熟悉作品的人来说,也能起到引发思索的作用。这是读后感的第一步“引”。


  二、议

  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是读后感中的第二步“议”。“议”是对感的直接的、初步的论证。


  三、联

  创作源于生活!把体会与自己的实践联系起来,既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上类似的实际,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三步:“联”。


  1、联系自己的实际,要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

  2、联系社会的实际,可以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

  3、还可以联系原文,要抓住原文的有关内容,克服原文只在开头“昙花一现”,就抛弃原文的毛病。在语言表达上,更应该不时的把原文“点缀”在论述中


  四、归纳看法、点明主题、总结全篇

1、引:引原文

2、议:对“感”直接的初步论证

  3、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也可联系原文。

  4、结:归纳看法、总结全篇


“引、议、联、结”是一般结构,习作中应该灵活运用,适当变化的。正所谓文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做到“读与感”相交融,使全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同时还要“感”的实在,“感”的有针对性.


  五、读后感拟题

  一般有读《》有感、《》读后感,但也可根据文章内容或自己深刻的感受拟一个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用上副标题。比如:中国的忠犬八公—《忠爱无言》观后感、人不能背信弃义—读《九色鹿》有感……


  奉上儿子书稿一份,四年级的娃,写的还是不错的,抓住了论点,写出了感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梓涵的读《九色鹿》有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
    AK紫凝阅读 6,273评论 5 153
  • 时间:2016 - 6 - 5 书籍:《段子:一个老总的江湖见闻》 滕征辉 页码:P 1 - P 20 书摘: 拆...
    浸泡一种心情阅读 113评论 0 1
  • 早上金宝问我:“妈妈,我去渭塘爷爷奶奶那里了,你会想我吗?”我如实答道:“会啊,我有时候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我想...
    Jenny吉祥三宝阅读 166评论 0 0
  • 楔子 “对长投的第一印象?” “名字。具体来说就是,长投?恩?跟长留好像,咦?为什么我脑袋里会蹦出“长留”?我明明...
    黄尘清阅读 502评论 16 25
  • 我看见 夹缝之中 是盛夏的傍晚 我听见 无声绽放 是生命的喧哗 我留住 片刻的你 将此当作永恒 恐惧而勇敢 嚣张而...
    Felix大童阅读 2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