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说(一)汉文化中的猫咪

自家主子镇楼

猫咪是种神奇的生物,与狗狗不同,在漫长的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它们似乎从未被驯化,一直是以平等甚至高出一等的方式存在于饲主家庭。

虽然它们总是以鄙视地球人的状态审视着人类,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人类前赴后继地拜倒在毛茸茸的爪子下面,这些人有个统一的称谓:“猫奴”。猫奴不分性别,不分种族,在古今中外文化的发展中,猫咪在不同文化和不同阶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中国古代,猫作为宠物地位总比狗要高,比如在唐朝的宫殿里,是常有猫的一席之地的,这些名唤“狸奴”的猫在园中嬉戏玩闹,李商隐有诗曰:“鸳鸯瓦上狸奴睡”,同样的场景中就决然看不到狗。

这主要因为猫是贵妃们的宠物,在贵妇们眼中, 它们是诗意的猫,“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它们是顽皮的猫,“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它们是充满母性的猫,“然独倚阑干立,花下狸奴卧弄儿”。猫与狗相比,要多些灵动、狡黠而较少实用,因为宫殿里并不真的有老鼠。

明代朱瞻基的《五狸奴图》局部(《故宫画谱•花鸟卷•猫狗》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养猫历史。

在我国西周时的诗篇《韩奕》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二句,后来此诗收入《诗经》之中,成为大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歌颂古代诸侯王一一韩侯的诗,写到了古代韩国地方的壮美和富庶,具备了多种动物得以生存的条件。

在《礼记·郊特牲》中,也有关于猫的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一一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说他们喜爱猫是因为它能保护庄稼免受鼠害。可见,这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猫能捕食老鼠,造福人类,因而人们在祷告丰年时祭祀猫,把它作为神物看待。

《诗经》中的文字是公认的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猫的有说服力的记载。但这时的猫还没有被驯化,只是野猫而已。它们捕鼠还只是自身的需要,在捕鼠的同时也捕食一些小动物,如古人所说:“虽善执鼠,更爱搏鸡。”甚至在前面提到的《韩奕》中把猫同虎一道归入猛兽之列。

在我国的汉字中有音、形、义之分,因而“猫”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的意思。

很多人认为,猫的名称,从语音方面考虑是根据猫呜叫之声而来的。远古的人们发现,有一种不知名的动物,它们善于捕食田鼠,而又经常发出“喵喵”的叫声,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也就以这种动物的叫声来给它命名为“猫”了。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也坚持这样的观点:“猫”的读音有“苗”、“茅”二音,“其名自乎”。又因猫鼻常黼鼾而呼吸,也有人把猫叫做“咪咪”或“猫咪”,也有称“咪猫”的。

还有人把形和义结合在一起去推测猫字的由来。他们认为猫的名是因其能捕田鼠,保护禾苗。宋代陆佃就是其中一例。他在《埤雅》中是这样解释猫字含义的:“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诗曰:有猫有虎,猫食天鼠,虎食田彘,故诗以誉韩奕而记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以其食田豕也。”而进化论学者达尔文“猫肥牛壮”的理论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更形象、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所谓“猫肥牛壮”是指:猫善捕鼠,鼠善食蜜蜂,而蜜蜂可为苜蓿传授花粉,促使苜蓿生长。苜蓿是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草,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牛自然就会肥壮起来。多么完整的生物链系统,并且猫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也为猫字在形体上从“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有时把猫称作“息鼠”或“鼠将”是十分形象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引 猫之见于经史者寥寥数事而已,其余则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南唐二徐竞策猫事,或二十事或七十事,其事皆无可考。我朝...
    五斗解酲阅读 3,963评论 2 5
  • 【注】本文较长,基本上集合了所有症状,建议转电脑上,利用Ctrl+F查看 猫杯状病毒病 猫杯状病毒(FelineC...
    妞妞的铲屎官阅读 47,460评论 5 42
  • 喵星人如今已然成为世界级明星。而且,与人类相处得相当融洽。 而咱国文人与猫似乎有很多很多故事,胡适、梁实秋、丰子恺...
    占芳阅读 9,473评论 36 102
  • 有小人参之称的红萝卜营养丰富,有明亮双眼、修护皮肤的功效,现在用眼过度,真的需要保养一下。试试将果干一起腌渍,有水...
    素食主义的矫情阅读 328评论 0 0
  • 天涯为客已堪伤,春风携雨润客肠。三月北国春正好,清明时节好还乡。 已是人间三月,春色渐好。再过几日就是清明节,是该...
    风林火阅读 4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