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逻辑解决的是案例和观点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服力的问题。
逻辑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演绎逻辑,一种是归纳逻辑。写文章通常用的是归纳逻辑。
01归纳逻辑
1、归纳逻辑举例: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总论点:北漂没有真正生活在北京
第一个论据:北京没有人情味;
第二个论据:北京是外地人的北京
第三个论据:北京是老北京人的北京。
2、归纳逻辑意思
就是从几个案例当中归纳出共同的规律、共同点,然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3、归纳逻辑的应用规则
(1)n个分论点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举个反面例子:疫情之下,人们应该怎么去做事的选题
核心论点:疫情铺天盖地,人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第1个分论点:我们应该要学习的是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怎么样让自己不焦虑。
第2个分论点:不赚钱的时候要让自己更值钱。
第3个分论点:疫情当前我们应该这样过。
第3个分论点把前两个分论点都包含了。
可修改为:
第3个分论点:这个时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好时期。
(2)n个分论点之间必须是统一的
n个分论点,n个论据应该围绕同一个主题,不要冒出一个跟主题不相关的。
(3)n个分论点之间必须是有序的
举例:我们在疫情期间应该怎么做?
第一心情不焦虑,然后去赚钱。
第二不能赚钱,让自己更值钱。
第三调解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逻辑是:从内在的心情到赚钱这件事再到人际关系。
4、分论点的顺序
(1)先后顺序
举例:《怎么提高自己的行动力?》
第1个分论点:要做到及时行动,不拖延。
第2个分论点:找到一些让自己专注的方法
第3个分论点:长期坚持。
错误顺序:一定要及时行动,一定要长期坚持,一定要做到专注。
排序的时候,如果有先后顺序就按照先后顺序去排。
(2)结构顺序
举例:《怎么提高公司的营收?》
①销售部门应该怎么做
②内容部门应该怎么做
③运营部门应该怎么做
④技术部门应该怎么做
空间结构顺序它没有先后,没有谁先发生谁后发生。
(3)程度顺序
举例:《读书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读书可以让我们成长》
①读书让我们提高了知识储备
②读书可以提高你感受的能力
③读书可以让人得到思维上的变迁
三个分论点,一个比一个更严重,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一个比一个更深刻,按照程度去排序。
02演绎逻辑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大前提:情侣在分手之后,如果互相揭短的话
是非常可耻的。
小前提:我的前男友他在跟我分手的时候,他
就一直不停的揭我的短。
论:我的前男友非常可耻。
小标题可以使文章变得更有逻辑感,可以让读者看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