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过年习俗,做夕饭

在客家地区,做夕饭是件很隆重,很讲究的事情,一点儿也马虎不得。

首先,它必须用大饭甑蒸饭,那饭足够一家人吃几天几夜。这是婆婆说得,我无从考究。

也就是说,这饭要从大年三十吃到年初五以后(过完初五,就是过完年了),表示吃一整年,表示一整年大家都可以吃大米饭。

在困难时期,能顿顿吃大米饭的,肯定只有过年这几天了。所以蒸夕饭,这是家庭主妇的头等大事。

饭蒸好后,还有各种讲究。

首先,要在饭中间插上十二双染红了筷子,如果是闰年,要十三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代表一年里的每个月都平平安安,红红火火,而且是新旧交替,延绵不断。

因为新买的筷子一般只有10双,剩下的必须要用旧的。

这剪纸,也算染红


至于筷子染红那也是有讲究的,就是啥都要红,红红火火嘛,连家里烧火的火钳都要染红,更何况是吃饭用的筷子。

所谓染红,也是非常特别的一件事。也就是说,在大年三十晚上,婆婆会把家里所有的器物都染上红颜色,用的是可以食用的“洋红”的染料,或者贴上红剪纸,这就叫“染红”。

于是,初一,起床后的我们看到啥都是红通通的一片,非常喜庆。

但是,饭如果也变成红通通的,那味道确实不太好。

因为我对异味很敏感,反抗几次以后,婆婆就不再给筷子染红,其他的照旧。

夕饭中间插上染红的筷子还不够,还要在饭的两边摆满葱和大蒜。

婆婆说,寓意着聪明,会算数。

也许,在古代,因为读书的人少,所以古人期盼儿孙都聪(葱)明,会算(蒜)数吧?

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婆婆依然要在夕饭的两边摆满洗干净的葱和蒜,说,这样孩子们才会变得更聪(葱)明伶俐,会精打细算(蒜)。

做好这些还不够。

夕饭旁边还要放一只大公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公鸡不能蒸熟透,只是杀好后,在锅里稍微蒸熟,能成型后就取出,定型,让公鸡依然保持生前仰首挺胸的模样。

当然,公鸡也要“染红”,只是它不是用“洋红”,而是用剪纸。

弄好这些,夕饭才算完整,于是烧香点炮,我们才可以才大年除夕的早饭。

讲真,第一次见到这些的我,觉得特别惊奇,特别有趣,感觉自己是来到了异域他邦。

但那时候因为智能手机不普及,因为流量等等原因的考虑,所以我从来没正式在朋友圈晒过夕饭。

昨天,也就是去年的除夕,我第一次正式晒了客家这一重要风俗“夕饭”,果然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更有妹子直接复制了我的照片。

是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博大精深,连过年的习俗也是如此这般的各种不一样。虽然我们都是叫“中国”,但我们却过着未必完全一样的“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小琳给我发l这样一条消息 ,看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看我还有多少钱,给自己留一百,其他都给她。然后想打个电话给...
    渔歌_阅读 1,735评论 0 1
  • 七月正式工作,再也没有长假! 时间快得让我无法相信,转眼三年就过了,转眼就是21岁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21年了耶,...
    阿飘爱腐竹阅读 1,560评论 0 1
  • 听一壶清茶,丝丝醇厚 悠悠清香 看一阵山雨,淋漓尽致 静静流淌 只一帆江舟,远远凝视 随风逐浪 见檀香袅袅,缓缓到...
    逍遥浪子剑客心阅读 1,735评论 0 0
  • 感冒看似要和我来横的,滴滴答答吸着鼻涕,鼻子快变成“小丑鼻”同款啦。下午预约看牙医,明知去了也看不了,还是去了,因...
    mimi播报阅读 2,635评论 3 3
  • 社哲类书籍尤其要看经典,不能看现在出版的,活人最好不要看,瞎扯的几率很高,去世的,正反都要看,比如霍布斯和卢梭,这...
    书叶随风阅读 3,8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