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面对家庭关系中的困惑与挑战?一位曾经陷入迷茫的母亲,通过幸福力教育的学习,实现了自我与家庭的蜕变。她以真诚的笔触记录下这段成长历程,分享课程带来的启示与温暖,希望带给更多相似处境的人以慰藉与力量。
当“幸福力教育”这几个字最初映入眼帘时,我心中悄然掠过一丝不以为然。在自助书籍与心灵鸡汤琳琅满目的当下,这课程大约也如其中一滴水珠吧?然而,在跟随王薇华老师学习了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的初级和中级线上课程后,我在她温柔而坚定的引领下逐渐拨开迷雾,步入佳境。和孩子、爱人的关系从争吵冷战走向和谐融洽,由一地鸡毛重回风平浪静。于是,我带着喜悦与感恩的心情参加了高级线下课,也想借此机会与有相似经历的姐妹们分享我的成长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我知道,自己终于从那段泥泞的困境中走出——幸福力教育的学习,为我在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心灵空间。
一、恩师授课,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指导高级5期三天两晚的线下课程,让我犹如一块饥渴的海绵投入思想的汪洋,在无声的浸润中不断吸收、饱满成长。
王薇华博士的“幸福力教育”让我明白,幸福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一种关于爱的能力。它并非天赐,而是可以习得、可被建设的美好生活工具。在“幸福三宝”中,我学会“微笑、赞美、拥抱”去爱别人;“健康三宝”让我懂得“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来爱自己;“快乐三宝”引导我“要要要、给给给、玩玩玩”,活在当下。是的,人生如戏,我们要扮演好命运赋予的每一个角色,与一米之内的人际关系温暖相处。如今我们不仅要谈幸福,更要体验幸福、活出幸福。幸福力教育的出现,弥补了当今应试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它如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便开启了一扇心灵之门。它将幸福从静态的理念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成为一种在狂风暴雨中依然为心灵撑起晴空的力量。
田宏杰教授讲解的“青少年情绪问题及家庭干预策略”,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女儿的相处模式。我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明白了孩子的行为或许有错,但需求从来无错——它们是重要的,值得被看见、被满足。田教授的课如同一场心灵导航,直指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缓解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碰撞与张力。
张海音副教授的团辅课程中,“滚雪球”“优点轰炸”“解开千千结”等活动,迅速拉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我们学会更和谐地与他人相处,也在团体中获得了更多学习与成长的能量。
贾新超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咨询方法实践与运用”课,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青少年自我叙事”方法——通过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唤醒他们的意义感与价值感。
陈虹博士则用现场案例生动演绎了“积极语言的力量”,展示如何“话要正说”,提升语商,让沟通成为温暖的桥梁。
在幸福晚会上,每位同学意气风发、活力四射。在朝气蓬勃、元气满满的王薇华老师的带领下,晚会气氛瞬间推向高潮。那些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悠长。
二、感恩相遇,携手同行
感恩在困惑之年,有幸遇到指点迷津的恩师;感恩在学习路上,有缘结识同频共振的伙伴。学海无涯,幸得恩师知音;弦歌不辍,愿你我共赴远方。
作者介绍:
张XX:家庭教育指导(积极心理指导)初级38期、中级14期、高级5期学员,王薇华博士(弟子班)幸福力讲师3期、幸福力咨询师4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