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着性子看完这本书,想到的第一个问题竟然与本书全无关系,而是开始深思当初从书架上挑出这本书的初衷,是一个关乎标题党和吸引眼球的社会现行问题。首先,我必须承认,之所以选这本书除了长期对女性状态的关注和近期对一二战时期女间谍的好奇之外,所有选择的导向都是书名。”可以暴烈,可以温柔“,书名特别吸引人,如邦辰的开挂人生一样,既可以凌冽专注地走台又可以柔情似水地顾家,对现今大多数工作生活拎不清的女性似乎有着精神救赎的吸引力。大抵我就是这样,所以才会被这个吸引力超强的书名给拐带走了。
好了,言归正传,不管是新闻还是当代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博人眼球早已成了约定成俗的痼疾。新闻要么是断章取义地关注事件的某些片段,要么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铺展事件。最让人不可忍受的,就是那些在车祸现场或是突发事件中,关于某些热心人士所谓救人的爱心报道。事件中那些被歌颂的人采取的急救措施根本就是二次伤害,好吗?交警可以在马路中间怀抱着伤者等待救护车?CPR的时候可以按压到50次,而且还以人工呼吸为主,胸外按压为次?让人不禁思考这种博人眼球的事情持续不断发酵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我们大众的需求滋生和容忍了它们呢?还是舆论和文化的导向培养着这样的我们?最后,大家都变成了追随者和同谋者。
总之,这本书在真的是差到了极点,读起来就像是初中生凑字数的考试作文一样,索然无味。所以,也很佩服自己能耐着性子读完全书,真的是越读越觉得不像话。全书的逻辑和定位很混乱,读完了整本书都搞不清楚作者所谓的对作品的”野心“--追问战争与传统的女性气质如何兼容--到底体现在哪里?将战争简单地定义为刚性、暴力、惨烈的强者游戏,将女性又粗糙地理解为柔性、包容、和美和可商可量的贤妻良母似的人物,读完之后只想说作者真的是既不了解战争,又不理解女性呀。影响过历史、参与过战争的女间谍命运的沉浮的描写还算是说的过去,不过资料还是整理和归档的不全面,总给人一种自说自话的厌烦感。不得不说,这一个快餐文化下的一个”拿来主义“作品了。作者低成本缺诚意地既赚了自己的钱,又消磨了读者的时间。
豆瓣上一位网友的话说得很贴切,真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私房阅读女间谍,只有作者读得懂得的故事。对于这个作者,了解不多,这也是唯一接触的一本书,希望其他的作品真的不似这般地无病呻吟。季老曾毫不忌讳地把年轻时写的小文收集到了”一生的远行“中,并坦然而诚恳地让大家去理解老辣的笔触原来也来源于稚嫩的描述和片面的见解。真希望本书的作者也只是在经历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已。现在需要的是向痼疾勇于开展的作品,而不是给年轻人灌几碗鸡汤就了事的拼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