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羽每日分享:《生活》

人生苦难重重,本来已经有很多了。可是,人们还会莫名的给自己找很多苦头吃。

人性不是趋乐避苦吗?是的。但当人们未能认清楚乐在何方的时候,就很容易奔向苦。

全民焦虑着一个焦虑。

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结果呢,可怜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失去了快乐的时候。

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对象、生好的孩子……

一个人的这二三十年过去了,消停过吗?时刻都在战斗状态中——若不争抢,好的机会就跑掉了。

跑掉了又如何呢?那可不得了,上不了好的学校,孩子该如何生存?

我们找到了全民焦虑的根源:对生存不下去的恐惧。

或者还有另一个根源:害怕成为了人下人。背后的逻辑是:成功,一定是居于人之上。而幸福呢,竟然是优越感的结果。

优越感是什么呢?你没有的,我有。我就感到比你优越。

在某种层面上,似乎是说得通的。所谓动物的生存法则——谁掌握更多资源,谁就拥有更大的生存几率。

然后呢,谁就确保了安全感。

说了一大圈儿,我们的这些焦虑,竟然是指向了生存问题?我们为生存而感到惴惴不安?我们对此没有安全感!

所以,这一届孩子长大后开始生下来下一届孩子,又一轮的争夺战又在他们那些孩子身上开始了。

这就像一个人在不停的追逐一个前方的东西,追了好多年,到头来都没有功夫想一想:我为什么要不停的追呢?

这就像一个人推着大块的石头从山脚下推到山顶上,石头滚下来,然后继续往上推,周而复始……

他是着了魔吗?为何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呢?还是他吃饱了撑的,要消消食吗?

我们在没有能力认识到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价值的时候,就会押宝到对考试成绩的竞争上。

我们忽视了强大成熟的内心和丰富的情感对人生的重要性。我们把孩子当做学习的机器令他们开足马力从不停歇,这时候,孩子不在是一个人,他们俨然成为了一个工具。

家长的眼中,已经看不到孩子,看不到一个人究竟需要什么,一个生命需要什么。

我们用这种方式来满足家长自己的安全感,却忽视了一个孩子真正的需要。

也有的人是用疯狂工作来满足安全感的,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

我们可以把这看成一种防御机制。但是,孩子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奴隶皇帝的一生(6) (7)司马越的布局 一个人一旦成功,那就是不可一世了! 司马越也是如此。 他独霸司马后!首先...
    最爱肉丸子先生阅读 837评论 2 3
  • 柱子参军不到半年就回来了,穿着军装,可不像在家那身打扮,土里土气的那熊样。用他小侄儿以后的话说,那叫...
    雨无声处阅读 195评论 0 8
  • 今天爸爸和妈妈一起给我包饺子,因为我最爱吃饺子,写完作业饺子熟了,我吃了好多,妈妈包的饺子里面有妈妈爱的味道,特别好吃。
    伽文阅读 74评论 0 0
  • 学习这件事是枯燥乏味的,但是一旦坚持下来,就会变得非常美味又可口!!!
    勇敢的未来阅读 103评论 0 0
  • 夜阑珊兮风茫茫,星与月兮相对望。高山流水兮伴秋霜,四季交替兮望斜阳。 日东升兮望天涯,路漫漫兮踏晚霞。碧水东流兮忆...
    夏诺xn阅读 1,594评论 4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