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让人觉得难受的不是上下班路上的寒风泠冽,不是周身臃肿的行动不便,也不是草木凋敝的萧瑟冷寂,而是每天早上从暖和和的被子里挣扎着起床的那种状态。那种痛苦、内疚、逃避、偷安、舒适等等感受与情绪,十分复杂地揉合在一起,让每一个早晨成为人生的一段艰难时光。
当我们从睡眼朦胧中觉察到自己醒来,身体尚未完全苏醒时起床,本来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睡眠的缺失、工作的压力、身体的不适,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延缓我们起床的时间,而季节的寒冷,往往成为摧毁我们按时起床的最后一根稻草。
赖床的症结不在身,而在心。我们要解决的是内心这个小宇宙的问题。在佛教徒看来,对治晨间“起床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心念的对治。我们早上的赖床,通常和我们内心的贪欲有关,如逃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推迟这种压力出现的时间、温暖舒适的诱惑等等,对此,我们应该多多思维赖床的过患,数数观察早起的种种美妙利益。
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谁不明白?其实这个道理我们有时候真的是半懂不懂。因为这个道理通常来自儿时父母、老师的教授,在我们成长的日子里,它就以一种说教的结论语形式悄悄存在于我们的意识里,而我们误认为自己懂得这个道理也不会再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其实这个道理始终是别人的,是父母、老师、书本,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它对我们的影响力是很小的。而当我们深入思考不起床的过患,特别是我们将思维放置得更为深广,我们不仅仅考量今天不起床的过患,还要推测未来它对自己长远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同时再运用更久远的经验,反省过去浪费时间后产生的不良结果的………这时你自己才会真正对“赖床”产生新的认知,它才成为自己的观念或态度,从而升起知行合一的力量。没有什么比自我的观察和思维更能影响我们的行为。
同时,佛教认为,我们的行为还和我们的习气有关。宿生宿世以来,我们都是有这种赖床的习气,它已经深深地潜藏在我们的意识里,所以,当起床这个外境现前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多睡一会。
在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三生三世或多生多世以来,积累的习气是非常深厚的,改变这个习气也是需要进行反反复复思维的。仅仅在早上起床前去思考这个问题是不够的,你应该在头一天就积极思考明早起床的时间、过患、利益等等问题,一天至少思维6次,分别在起床后、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觉前。这样你的及时起床的意识将逐渐变得强大。
当你在“日省六次”后,依然感觉起床困难,你可以增加思考的次数,当它们到一定程度,在寒冷季节里,迅速起床将会成为一个任运而生的轻松时刻。而且,你会自觉得满足而清新,你对自己的意志力十分满意,你的一天都将充满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