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点:
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人做决定的关键。
前因后果:
研究实验的结果显示:考试通过与否并不是影响考生要不要出去玩儿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公布考试结果的时间。其实出不出去玩儿都无法改变考试结果,但"不确定性"导致了实验者态度的转变。
适用边界:
当一件事的结果是确定的时候,无论这个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们做出的决定都可能是一致的,且偏积极的。但是,当这件事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倾向于做出保守的决定。
A1:请大学生做实验,如果期末考试有一门自己觉得考得不理想,但不确定是不是挂科了,看到限量优惠名额的度假广告,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出去玩儿;然而如果先公布考试结果,无论挂科了还是没挂科的学生都选择出去玩儿。
A2:使人意识到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人的影响。理智上看,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不会影响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事态已定。所以决定之前先判断事情的结果是"已定但未知"还是"不确定",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纠结于自己无法改变的"过去",而应该聚焦于"当下"该怎么做。
第二个点:
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是影响人做决定的关键。
前因后果:
影响遇到职业瓶颈的人决定要不要放弃的关键原因是她对自己能力不确定性。想象实验中她无论确认自己能力够还是不够做出的都是放弃的选择。
适用边界:
当人犹豫要继续还是放弃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心中有数,就会做出确定的结果。反之就会不停摇摆。
A1:遇到职业瓶颈的人,如果确定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放弃时会认为是她自己主动的选择,如果确定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工作,放弃时会觉得不留遗憾。
A2:使人意识到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对决定的影响。很多时候,影响我们做出放弃或是坚持选择的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些因素,我们经常会被"不确定自己能否做的到"困扰。当再遇到这种问题时,可以通过假设自己有能力做到,或者一定做不到,来看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从而排除"不确定"的影响。
两个点通过两个不同"不确定性"影响决定的例子,对"影响我们做出决定的往往是我们的心理原因"这一信息做出了连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