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段讲舜知人善任并将全国各种事务分给不同的官员去做,结果就是众功咸兴。
舜入于大麓(lù高大的山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gāo)陶、契、后稷(ji)、伯夷、夔(kuí)、龙、倕(chuí)、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这里的四岳解释为四方诸侯可能更为恰当一些,召集四方诸侯进行谋划),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命令十二位地方长官讲论尧帝的功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有谁能奋发努力光大尧帝事业,可以让他总领官位辅佐我的政事)?”皆曰:“伯禹(大禹登场)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希望你努力完成这项任务)。”禹拜稽首,让於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就这样,去吧)。”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穀(gǔ同“谷”,你去做负责农事的官员,组织他们播种各类谷物)。”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五常的伦理不顺适),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去谨敬地布施五常的教导,主旨在于宽厚)。”舜曰:“皋陶,蛮夷猾(扰乱,侵犯)夏,寇贼奸轨(由内为奸,起外为轨,寇为外侵,贼为内起。其意即为“寇轨贼奸”,外寇作恶于外,内贼作恶于内),汝作士(狱官之长),五刑有服(轻重适中),五服三就(执行五种刑罚要在郊野、市、朝三个不同的地方);五流有度(五种流放要有一定的尺度),五度三居(要根据不同的远近建立三处居所):维明能信(要求明察公允能使人信服)。”舜曰:“谁能驯(训治)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为共工(看来这个共工是个官职,并不是一个人名,之前把它当成一个人名了)。舜曰:“谁能驯予上下(山林水泽中的)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於是以益为朕虞(“朕虞”古官名,管理山泽)。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你们一同合作)。”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掌管天、地、人三事的礼仪)?”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掌管祭祀的礼官),夙夜维敬(虔敬),直哉维静絜(jié 同“洁”, 掌礼施教都要正直而且肃静、清洁)。”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用歌诗舞蹈教导国子),直而温,宽而栗(庄敬、严肃),刚而毋虐,简而毋傲(你要正直而且温和,宽厚而且严厉,刚毅而又不肆虐,简廉而又不傲慢);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诗的内容表现了人的情志,歌是拉长了音调咏叹诗中的意义,宫、商、角( jué )、徵(zhǐ)、羽五声曲折要按照歌的需要,乐律音气相符五声配合自然美妙,金、石、丝、竹、匏(páo匏瓜,葫芦的变种)、土、革、木八音能够谐调一致,不互相错夺侵扰,这样通过音乐神与人之间就会达到欢悦和谐)。”夔曰:“於!予击石拊(“fǔ”拊轻击重,故分言之)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tiǎn)伪(朕痛恨那些巧言诡辩、谄媚奉承的人),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纳言的官),夙夜出入朕命,惟信(早晚传递我的旨命,一定要讲求诚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各自要谨敬地行使你们的职责),惟时相天事(希望顺应时势辅佐我完成上天交给的天下大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chù zhì人员升降),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再次分别处理了流放在北部边境的三苗氏部族)。
知乎、简书与公众号会同步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伴读李书童”,后期可能会建立伴读经典的社群。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还不错,欢迎点赞转发,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