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点下班?给你买了礼物,给你送过去。”
“不用了谢谢,你会找到适合你的姑娘。”
和我对话的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男士,他加我微信之后就时常会给我发一些这样的消息。为了不给他营造任何错觉,我都礼貌的回绝,不想浪费他的时间。
02.
上个月周五,我和平时一样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一位穿搭浮夸一身名牌的客人向我走来。原来这位男士是想要我的名片,心满意足拿到离开后,我们的故事也就这样开始。
正常人都想得到,他之后展开了强烈的追求。多次邀请我出去吃饭喝茶喝咖啡,翻遍我所有朋友圈,了解到我的喜好,我的作息,我的生活。为了停止这样无休无止的打扰,我答应了他最近一次的邀请。
在我答应之后他欣喜若狂,提前到达约定地点,保时捷跑车在马路上引来路人眼球,连号的车牌更是价值不菲。为了尊重我,我们选择安静的地方坐坐。湖水绿植包围深处居然有一家这样的咖啡厅,装修富力奢华,环境优雅,玻璃酒杯闪闪发光,一进大厅就闻到阵阵花香…
落座时绅士的为我拉椅,知道我的口味熟练的点单。安静优美的环境,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想法,开心的不知所以。微信连连响了十多声,一看都是他发来的消息。
“你看看这种新中式风格的装修你喜欢吗?”满脸期待的问。“挺好的。”我微笑回答。“你和我话怎么这么少呢,和我多说一点。”刻意保持距离的我让他感受到了敷衍。“这种风格蛮好看的,看图片这个家挺大的,你家么?”被吐槽后的我加多了话。“嗯,不到四百平。在XXX地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最好的地标,最贵的楼盘,XXX地产在我们这里就是。不到四百平,八九百万。保时捷跑车,范思哲外套,纪梵希鞋子,LV手包,和我这样一月4K还业余码字的人形成强烈反差。
对于每个陌生人,我们都要自己去感知,去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我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机会,但之后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大失所望。
“像我这种条件,年收入xxx,毕业211,家里房子X套,豪车X辆,在我们城市算是很优秀的。最近身边有好多女孩儿追我呢。”相亲式的开场白,让我不知道怎么接。
之后讲他关于自己的故事,全家都是知识份子,姥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将,是师长,家里人才济济,父辈们做生意风生水起,兄弟姐妹们学业有成。像他这样211毕业都是家里倒数的,舅舅家的哥哥是北大医学院的高材生,姑姑家的姐姐考入麻省理工,现定居温哥华等等,说实话文化氛围这么浓厚的家庭,实属难得。
还讲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创业经历。整个从一无所有到身家千万的逆袭之路。本身听别人这样无条件的分享是好事情,可这位男士却一直在说自己现在如何有钱,买奢侈品如何花钱如流水,用一些数字浮夸的证明着自己的价值。
当话题越来越偏向他对自己年轻有为的自我感觉良好时,我却感觉很轻松。为什么呢?原本一直拒绝他,是担心我们之间不门当户对,不愿承受精神上的卑微,担心明显的阶级矛盾影响冲突。结果这位男士一直沉醉于自己的功成名就时,我明白了我们不是一路人。
03.
对于现在全民创业的时代,很多人努力上进又赶上幸运列车,命运因此被改变大有人在。但被上帝宠幸的人应该是更加珍惜现拥有的一切,更深知自己的局限性,向更高的地方奋发,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这位先生呢,非但没内敛低调,反而张扬浮夸,深怕身边人不知自己的个人价值,社会地位,依靠外在条件给自己安全感,也是很可笑。
可能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有些女孩会喜欢这种。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女孩和我一样,出身普通家庭,不幻想有个富二代浪漫且深爱着自己,但希望自己选择的伴侣是和自己三观一致的。
我们家也许没有那么大,但它足够温馨。我们车也许没那么名贵,但它足够代步。我们也许没那么多钱,但我们仍会过好现有的日子,知足且上进。三观一致,很重要。
畅销书作者张嘉佳有句经典语录:“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 齐帆齐自媒体写作课】
有日有夜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鼓励
希望你我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