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妈妈坐在地铁上,一手抓着手机,一手抓着宝宝的胳膊。宝宝才是十几岁的男孩纸,宝宝不想听什么人工智能阿。“那,你看”,她把手机递给我看,又是某公众号阿。“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注定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将带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妈妈声音越读越高,激动的神情感染着我。
早高峰的地铁上挤满了上班的人群,这些妈妈口中的我的白领榜样们,就是每天蹭着这么拥挤的地铁上班。我悄悄的打量着他们。你瞧这个阿姨面色苍白,带着一整个周末都没有散去的困意,拖着疲惫的身躯,抽搭在那里;哇那个大叔就更困了,吵闹的地铁声声入耳,却丝毫不影响他补觉,仿佛比在床上睡的都满足;还有这些赶车的人,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去火车站,他们来自哪里?又是到哪里去?
糟了,妈妈发现了我的心思早已不在她的故事中。边拉扯了一下我的胳膊,“爸爸妈妈的工作将来也被人工智能取代?哪些工作不会被取代呢?”。我的头在她的肩膀上揉来揉去,怎么还不到站呐,我思忖着。一不小心身体从座位上滑下去,又坐好。又滑下去,好心里好急,人工智能是个什么段子,宝宝听不懂,心里苦阿。
“知道吧“,她拉着我的胳膊,仿佛是要放大招。”人工智能生产的机器人可以端盘子,可以做菜的。只要把程序写到机器人里面给它设定好时间就好了。比如自动驾驶知道吧,给汽车设定5秒启动后。它自己就会开走了。”
“阿,这个有意思”,不容妈妈继续讲下去,便迫不及待的打断她说,“妈妈,那我也想要一个机器人。跟逗啦爱梦一样的机器人,能写作业的那种。”
”你也想要机器人阿,那前提呀你得好好学习。”妈妈这么一讲,我就全明白了,入了套了。原来举了个诱人的例子只是为了告诫我要想长大后能买个机器人,得先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的话还有一丝可能买得起机器人,不好好学习的话,妈妈说以后就会被机器人替代掉。听听就觉得好可怕有么有。
(二)
入秋,天气微凉。稻谷收了,高高的垛在压好的场上。场,很大一片地方,是一片压的结结实实的土地。妈妈把场扫的干干静静,白天晒着稻谷穗儿,夜晚我们就铺张凉席在上面乘凉。
妈妈做了晚饭就一直忙个不停,伺候一家人吃完,然后忙着收拾碗筷。我和小伙伴在门口的场上疯跑,一会老鹰捉小鸡,一会儿黑猫警长,跑的气喘吁吁。就等妈妈忙完,开始听妈妈讲故事。
我们躺在凉席上,望着漫天的星斗,不停的看阿看。“以前有户人家有个小女儿,一个人在场上看场,等着家人过来替班。等阿等阿,等的肚子咕咕叫起来,眼泪都要掉下来。这时候,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传来,一个大调披着厚重的羽毛从谷堆后面走出来......”听到感兴趣的就问妈妈:“妈妈那大雕是哪里来的,来吃稻谷的吗?”听到不甚感兴趣的,就咋吧咋吧眼睛,慢慢的困意满满。眼皮越来越重,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只记得朦胧中,爸爸把我把回家。醒来就是在自己的床上啦。
直到现在,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总是有满满的回忆。那时候没有多彩的画笔,没有有趣的玩具,也没有形形色色的万花筒。可那时也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山大的压力。有的是属于一代人的、简单的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