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王昌龄竟写了同一首诗?

李白与王昌龄(图片来自网络)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经典名篇、名句比比皆是。与这些名篇、名句相比,下面这首诗可能并不起眼: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然而,就是这首诗,把诗仙李白和七绝圣手王昌龄拉在一起打起架来。怎么回事?且看《全唐诗》的记载。

  在中华书局1999年1月出版的《全唐诗》卷一四三(第1444页)中,这首诗作为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进行收录。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匣里金刀血未干。

  而在卷一八四(第1882页)中,稍改了一个字,又作为李白的《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予以收录。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匣里金刀血未干。

  两首诗除了题目和第三句振与震的差别外,可以说完全一样。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从《全唐诗》这样的权威参考书来看,尚是一桩公案。

  李白作为唐朝诗人,李白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像“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句,几乎是妇孺皆知。在盛唐的诗坛,王昌龄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曾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等名句。他的《出塞·其一》更是流传千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像

  从生卒年份看,李白、王昌龄真的“打一架”倒是有可能的。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王昌龄出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756年。在历史上,李白、王昌龄有过一定的交集。王昌龄经过湖南岳阳时曾写诗送给李白《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后半部(又名《文苑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王昌龄在他的任所江宁玻璃堂与诗友宴集的情景。有人分析其中就有李白。

而在听说王昌龄被贬官之时,李白也曾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抒怀: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两首诗看,二人的交情并不一般,应该是惺惺相惜的,这一首诗恐怕也不是他们二人奉行“拿来主义”到手的。《全唐诗》将一首诗分列于二人名下,怕是后世记载中的失误。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这首诗究竟为谁所写,还盼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从零开始学习写作# No.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