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和孩子在一起,分清爱和期待
爱是一份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祝福,是一份允许孩子生命体独立的探索,更是一份长情的陪伴。而期待某种程度上是我们那些未曾实现的想法或一份对未知的恐惧,更是一种限制孩子成长的标准。
002 觉察,不把孩子当下的行为与未来的人生做连接
父母都是很厉害的编剧,孩子当下的行为我们便马上开始联想到N年后故事的发展和演化。这是一种不自信,借由自己不满意的人生去幻相孩子未来的种种发生,害怕孩子现在表现不好就意味着将来受苦。于是对孩子的剧本横加干扰,指手画脚,让孩子这样演才是对的,那样是错的,并予以“爱”的名义,事实上只是在扼制孩子生命本然的样子,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做自己人生的导演、编剧、演员。我们于他人仅仅是“陪演”。
003 相信孩子,用正向的语言跟孩子对话
在整个陪伴的过程里,培育的人很容易用负向的词汇跟孩子沟通,比如,不要爬,不许动等等。在元宝很小的时候,我练习用正向的词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外出时孩子坚持要拿着钥匙,我会停顿几秒说,宝贝,妈妈相信你可以保管好我们的钥匙哦。孩子接收到的指令是保管钥匙而不是弄丢钥匙。比如我现在跟你说,不要想象房间里有一头粉色的大象,事实上你想到的永远是粉色的大象,当你告诉孩子不要跳,不要说话,不要跑的时候,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跳,说话,跑,这也是为什么你越不让孩子干什么,孩子越要干什么。
004 情绪没有好坏,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
每次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都会蹲下来给到孩子一个拥抱,如果孩子拒绝我会走开,同时说,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想发脾气,就像喷火龙一样(可以配合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跺脚加愤怒,让孩子看到愤怒表达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跺跺脚,可以深呼吸,妈妈先去客厅。如果你需要妈妈了再过来找妈妈。
往往过一会儿,孩子会主动过来抱抱你。这个时候你可以抱住孩子。同时对她说,刚刚很难受吧,发脾气的时候其实很不舒服,对不对?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感受的,只要大人是允许和接纳的状态。然后下次持续通过引导孩子来延缓想要发脾气的情绪。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父母不断看到孩子的情绪,不断的做引导,而不是一次两次没效大人就放弃,受孩子情绪影响也跟着一起失去耐心。
005 看到孩子的需求,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当下的行为都是当下她这个生命体想要体验的,尊重她的表达和行为,同时引导。
比如孩子不想分享玩具给其他小伙伴的时候,你可以跟孩子说,你现在不想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是吗?你能跟妈妈分享下原因吗?得到孩子的答案后才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不分享背后的担忧。有时候可能孩子是担心其他小朋友把玩具弄坏,如果父母只是碍于自己的面子,简单粗暴给孩子贴一个小气鬼的标签,后续孩子就会成为这个标签的样子。
006 通过问问题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看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有天早上接到爷爷电话说元宝不想去幼儿园,前一天放学回来沟通还说很喜欢幼儿园,为什么今天就不喜欢了?显然爷爷是要求不动小家伙才打电话向我求助,身在公司的我如果只是要求肯定也是去不了幼儿园,因为就算想动用老母亲的威严我也不在家:)
我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先做一个心理建设,这个小家伙到底发生了什么呢,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挑战呢,她需不需要我的协助呢?昨天还说幼儿园很好玩为什么今天就不去了呢?这里一定是要注意我们询问时的情绪,不是为了问出来原因加以指责最后达到她去幼儿园的目的,询问的出发点一定是出于爱和相信,并调频到很放松的频率里去跟孩子沟通,频率对了孩子自然愿意说实话,而解决问题其实最重要的环节是帮助孩子看到那个问题和问题背后的情绪。
007 培养阅读的习惯,受益终身。
阅读不仅仅是通过书本,我认为每一次与孩子的对话都是一次阅读的机会,阅读是一座爱的桥梁,通过养育者的语言、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来告诉孩子,我有多爱你,世界有多宽广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美好的体验。
008真实比完美有力量,允许作为父母也有情绪的表达。
每次我情绪不好的而又没有办法脱离孩子的时候,我都会主动跟她沟通,妈妈现在心情很不好,需要安静一会。或者有时候我会说,妈妈需要你一个拥抱,妈妈不是完美的,妈妈也有自己的情绪,也会发脾气,但是这是妈妈的事情,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所以妈妈心情不好。因为孩子很多时候很容易背负父母的情绪,父母不开心孩子也不敢快乐,作为父母,快乐是孩子独立的基础;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只有我们认知到这两点,我们才能有意识去减少对孩子不利情绪的影响。
009 我不知道你未来是不是很成功,但当下你的快乐至少是真实的。
这句话好像是国外一个教授说的,现在找不到出处了。这句话对我影响颇深。我们习惯于追求未来,寄托未来给了人类一份力量和美好。当我通过训练自己活在当下,当下就是永恒,我不再将眼光放在未来,而是对当下的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保持着觉察,如果这个心念不能给与我支持和祝福,那么我就转到可以给我滋养的念头上,而对孩子亦是如此,因为当下你与孩子都没有办法有喜乐的空间,其实未来的成功仅仅只是一个名词,产生不了动能。
010 犯错也没关系,因为这正好是孩子成长的绝佳机会
我是80后,大部分80后对于犯错是一种害怕和恐惧心理,总觉得犯错意味着不好。因为小时候犯错成本特别高,要承担特别“昂贵”的代价。有来自父母的责骂,同学朋友的冷眼不待见,更有来自于学校老师的不喜欢,甚至上升到没用的人身攻击和标签,我小学4年级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老师把一个学生的桌椅从楼下扔下去,而老师眼里对这个“犯错学生”的讨厌仅仅是因为这个学生成绩不好。这对于我们那一代,这是很随机的意外,对于个体却是灾难。
011 提前跟孩子沟通好一件事情可能遇到的挑战或者感受,帮助孩子建立起心理预期
很小的时候元宝打疫苗,提前一天我都会跟孩子讲个打疫苗的过程描述出来,同时用手模拟针打在孩子的手臂上,告诉她会有点疼,如果忍不住可以抱住爸爸妈妈,但是我们需要配合护士阿姨的工作。基本上到了第二天打疫苗的时候孩子会很配合整个过程。
后来无论是去医院做检查还是我要去公司上班,我都会将细节描述出来——妈妈必须去上班,先出门,走出小区,坐8站地铁然后走路10分钟,就到了我的办公室,然后呢,妈妈需要在公司工作8个小时,工作呢,就是帮助很多人,这个对妈妈很重要,完成工作后,妈妈就可以回来陪我的宝宝咯,说完可以兴奋的,紧紧的抱住孩子,亲吻孩子。整个过程我都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充满宁静和爱去让孩子感受妈妈需要做的事情,短暂的分离过后我们还是会在一起,这样的过程其实是帮助孩子去感受父母生生不息的爱,去帮助孩子理解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和感受,这样她不会恐惧分离,也能安心的去玩。
012 这次没有成功没关系,我们只需要多练习几次
元宝读完一期小班直接跳到了中班,当时英语课、数学课元宝完全跟不上,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也不高兴。这个时候我会跟她互动,让她出题目给我做,我表示不会,但是我们可以查资料去学习,然后去练习。在共同和孩子探索体验的过程中孩子感知到的那种困难其实在行动里都能化解掉,而且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样难。
013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顺利帮忙孩子度过
大概在元宝2岁多的时候,每次回家,她都冲到前面敲门并且通过她把门打开才可以,有时候没有意识到我先敲门了,她会发脾气而且拒绝进门,直到把门关上重新来一遍她敲门开门,有时候甚至重来一次都不行。当时我很恼火,不就是一个门吗?谁开不都一样吗?而且都让你重新来一次了...直到我看了孙瑞雪老师的书我才知道这是孩子的敏感期,对完整性,秩序感有着强烈的表达,而这个时候很容易被大人误会为无理取闹和不可理喻而产生很多对抗,当我们懂了孩子的敏感期,父母自然有耐心去静待花开。
014 学会做孩子的“学生”,输入输出形成闭环
自从元宝学习舞蹈后,在家非常喜欢指导我压腿拉伸,每次我都被她压得哇哇叫(当然这里面有我夸张的演技,哈哈),这个过程既有亲子互动,又满足了孩子输出价值的乐趣和成就感。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指望孩子长大成人后的那一刻便对所有技能了于心,并转化为金钱上的丰盛。
只求结果,不问过程,而人类的本能是要的一份好感觉,感受不好,结果只是一个结果。而过程能满足体验需要。
015 好习惯不是要求出来的,是父母的身体力行影响
作为养育者的大部分父母或者祖父母,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个无意识的预期——希望孩子是一个无比听话的乖宝宝,只需要我们动动嘴皮子,孩子就可以朝东朝西去完成我们的指令并且不给我们带来额外的“麻烦”。
成年人很容易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失去热情去应对程序之外的“麻烦”,只盼着一切稳定有序的进行。很早我就意识到孩子其实对语言的指令并没有多少热情,他们更喜欢肢体的接触,气味的传达以及行为的示范。我们大人何尝不也是如此,不喜欢唠叨,不喜欢被说教,喜欢看到别人做到的样子。身体经历的别人拿不走,如果你想让一种行为习惯去发挥作用,最好的做法就是你自己先在那个行为里,同时去带动孩子在那个行为里去体验,然后慢慢的形成无意识的一种习惯。比如阅读,比如早睡早起。
016 父母的道歉在孩子看来是爱和重视,而不是父母的威严不再
有一天晚上我们去广场玩耍,我静坐在那,突然听到一个邻居爸爸对着元宝很大声说,“你怎么打妹妹,你怎么可以打妹妹呢?” 我马上过去,蹲下来,无意识的反应就是“元宝,你打妹妹了?” “快向妹妹道歉”元宝带着生气的眼神很冷漠的不吭声,局就僵在那里。我转问那个邻居爸爸,事情经过大概就是妹妹追着元宝要跟她一起玩,元宝不想,打了妹妹。我对邻居爸爸的讲述是相信的,但是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元宝打妹妹。(往往这个时候对方大人心疼自家孩子,我如果不做点什么好像是不太妥当,但局僵在那,元宝不道歉也不说打人的原因)后来我只能转向妹妹,问她说还疼不疼啊,姐姐有没有跟你道歉,她说没有。过了一会,我抱着元宝到了一边,妹妹和其他一个小男孩反倒没事跑过来说姐姐别生气了。
其实孩子之间的矛盾我最怕上升到大人之间的战争,我深刻感受到那个邻居爸爸对元宝的气愤,这都是来自于对自家孩子的爱。后来经过很多引导我才知道元宝是很讨厌妹妹粘着她,甩不掉就打了她,而且她很生气每次我都是维护别人,而不是关心她,相信她。事后邻居妈妈发短信给我,说邻居爸爸大声说元宝也是在广场怕元宝听不到,问我有没有吓到元宝,我说没有。于是把这微信念给元宝听,同时我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在事情发生的时刻我没有先站在她那一边,去关心她,而是在意事情对错,要求道歉。过了一会元宝跟妹妹道了歉然后又一起玩开了。
想起文心老师一直说,帮亲不帮理,其实不是不讲道理,而是首先要释放一个信号,你是我最爱的人,无论你做了什么我都爱你。只有理顺了情绪,孩子才有可能去看到自己的错误,看到了才有修正的机会,而这个事件对我是很深刻的一课。
017 没关系,总有办法的
有段时间元宝很喜欢读绘本《爷爷总会有办法》,绘本里的爷爷总是在面对孙子的问题总是一个信念:没关系,总有办法的。我自己也深深感受总有办法这几个字的力量,有一次我出差带了iPad的充电器,元宝打电话问我的时候我说不要好意思妈妈带走了,没想到元宝第一句话竟然说,妈妈,没有关系,总有办法的,我说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呀,她说可以网上买一根充电线,我说要需要好几天才可以到家里呢,她又说那我去邻居弟弟家借一根,我说宝宝真有办法!妈妈爱你。挂了电话后她玩开心也放下了充电线的事情,直到我出差回来。
018 孩子总喜欢赢,输了不开心,这是人的本能,先尊重再引导
有段时间,无论是玩石头剪刀布还是123木头人,只要元宝输了,马上不开心,包括跟小朋友玩游戏,总是想当那个赢的人。最开始我会第一反应想要去教育孩子去正确面对输赢,输了有什么关系呢,玩游戏最重要的是开心,而且玩游戏总有赢的一方,输的一方。其实还没说完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在说教,因为连我自己玩游戏也好,或者一个做项目也好,输了总是不会舒服的,只是我们懂得了情绪管理,不会直接表达出来。
我亲眼见过一些人因为打牌吵起来打起来闹的不可开交,表面是为了钱,本质是因为谁都不享受输,输在我们集体意识里面是没用,不如别人,慢慢就刻进我们的DNA里面去了,变成了一份本能。所以当孩子总想赢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允许他输了的不开心,并尊重这个情绪,当我们不加持力量在这个情绪里,你会发现孩子反而不会在输了的情绪里纠缠很久,继而换为再玩一次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