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第一竞争力。审美、眼光这些听起来很玄的东西是否可以通过实践获得?如何提高我们的审美力?
在ADCC上看过台湾顶级花艺大师凌宗涌老师的分享,随手把一根樱花断枝在房间的地上一搁,就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充满和式禅意的作品,蕴含了深刻的美学意蕴。我们普通人怎样练就这样的审美眼光?
我虽然不做设计师这个职业,但通过品牌和市场推广的工作接触过大量欧美、日本、香港、台湾、内地……等等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对于审美表现出来的差异很感兴趣。有的人穿衣的搭配看起来和谐高雅、很适合TA的气质;可有的人的着装,不是色彩就是造型,总是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不同的性别年龄、国家地域、教育文化、生活背景等等因素,人们的审美眼光差异巨大。
美是第一竞争力,也是一切职业应该要学习的基础学科。遗憾的是我们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错失了这一课,可在现在物质更丰富了以后,对于美学的重视仍然不够。
1. 同样是职场人,同样是整齐干净。穿的得体、适合自己职业、突出专业素养的;还是穿着短裤、人字拖上班的,哪个会更容易获得关注?
2. 同样是做PPT汇报工作。随意放一大堆文字,排版颜色凌乱;和精心的选择图片,设计好每一行字体、字号,呈现出整洁和专业。领导更喜欢哪个?
3. 同样是做UI设计。放最粗糙简单的icon和随意的排版,和精心寻找与业务匹配并且新颖的设计风格。哪个会脱颖而出?
我们做不好,往往并不是因为不走心,而是因为我们“美学能力不够”。能力达不到,自然做不到。
这背后体现的审美功底,虽不能说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却有显然的利钝之别。
在工作生活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工作成果来传达我们独到的审美眼光品味,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审美、眼光这种听起来很玄的东西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吗?怎样把审美能力变为一种有价值的个人资产?
一、在路上的美
多看看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是提升审美的最有效方法。震撼人心的峡谷,苍翠茂密的森林,海底游弋的彩色热带鱼,色彩缤纷的建筑,奇怪的生态和动物,让你摈住呼吸的星空,不可思议的沙漠里的彩虹……
大自然是最好的美学大师。多看看这个光怪陆离的、多样性的世界,你关于几何形态、色彩组合、质感把握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二、阅读
审美不仅仅只是眼睛能看见的颜色、形态,同时是这背后能够承载它的文化。内涵和外化统一一体。为什么我们觉得人文美学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灵性,就来自这里。
凌宗涌老师说他不会教学生任何插花技艺,不会教造型的诀窍和点线面的关系,他只会教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从自然中去寻找美,从关系中发现美。
多阅读,多多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去体察万物的“有灵且美”。这离不开人文赋予它的精神,万事万物因为承载了人文理念而显得更有厚度。你也可以赋予物体你独特的灵魂和审美。
尤其是阅读有韵律和情境美感的诗歌、散文,能很好的培养修辞美感。有位老师建议多给婴幼儿读诗,从小培养美感,我是非常之赞同的。
三、展览
走出去,多看看各种不同类型的展览,拓宽视野。看过美好的东西,才知道什么是美,才能打造美。天天困在办公桌、灶台前,围着老公孩子打转,视野越来越局限,抓件什么衣服就穿上,只能离审美力越来越远。
深圳这些资源非常丰富:有免费的美术馆、展览馆可以参观,有时装周可以感受,有各式各样的国内外展览会可以领略前沿设计;去一趟隔壁的香港看一次莫奈的画展,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四、实践
说了再多,也要实践。可以培养一两个与审美相关的爱好:画画、雕刻、插花、做手工、做精致的西点烘焙……
我曾听过明星龙君儿的分享,她从一个武打明星,华丽转身成为了室内设计师,现在又在钻研雕刻。从来没有读过什么科班,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打磨自己的审美力。
“做中学,学中觉,觉中悟”,是她对提升审美力最好的总结。
审美力作为一种个人能力,也是在现代竞争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大家熟悉的“苹果”是工业设计的美学典范之作,苹果所有产品,从硬件到软件界面,对于美学的追求堪称极致。
乔布斯深受包豪斯风格的影响,在苹果的产品中,完美体现了他对于科技和美学的理解。站在“科技和美学”交叉路口的乔布斯,更适合被视为一个艺术大师。
在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审美力是一个可以快速区隔你和竞争对手的法宝。举个栗子:曾帮创业公司做过商业计划,也看过别人的商业计划,有的堆砌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逻辑颠倒、排版简直可怕。有的图文并茂、颜色组合看起来很舒服、重点鲜明突出,创业者的审美力此时就成了可以被估值的能力。
从个人素质、能力到产品的打造、包装,品牌的定位,市场竞争,处处体现着审美带来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