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却不能主宰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未来。
他接过兄长手中的权力棒,虽励精图治,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
(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迎来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李自成攻破京城,狼烟四起,众臣工纷纷逃亡,弃他而去。他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位女儿,后宫嫔妃也都自杀而亡。
崇祯皇帝此刻孤独一人披头散发地晃荡在诺大的寝宫中,他的脑海是一片灰蒙,世界也失去了颜色。
他有气无力踉跄地来到煤山之上,他寻了一颗歪脖子树,将白绫一挂:
“朕非亡国之君,汝等却是亡国之臣!”
他带着不甘与不舍,哀声长叹自缢而亡。
崇祯皇帝至死都认为是众臣误国,而非他本人之错,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么?
(二)
时间回到崇祯十六年正月,此时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陕西米脂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并于三月一日破大同,直逼京城,外有清军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此刻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倾塌的可能。
时事造英雄,是有非常之人在非常之期以成非常之事。
当决定历史的转盘指向崇祯皇帝时,他该如何抉择?
(三)
李自成大军逼进京城,明王朝因为多年的腐败荒政早已没有多余的精锐可以召集来守城。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路其实还有三条,他若走好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能会挽救明王朝的命运。
第一条路便是效仿南宋迁都南下,暂避农民起义军的锋芒。
这条路是上策,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在南京称帝,明王朝几百年的历史也是从那里而开始。迁都至南京,则明王朝根基犹在,一切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崇祯皇帝气度狭隘,他作为国家第一领导人,却不敢担起迁都的责任。
为何如此说?崇祯皇帝尤其看重世人对其的看法,迁都意味着弃祖坟社稷宗庙于不顾,这种被世人唾骂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事他实在做不出来。
然而他又很清楚的知道这条路是目前可采取的最好方法。因此他希望这个方法是由诸位臣工提出,然后他像刘备三辞徐州那般一辞再辞,最后让世人认为他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答应迁都。
很明显,崇祯皇帝在推卸责任。然而他作为皇帝都不敢担责,臣工们又如何敢呢?
因此迁都之事一拖再拖,始终没有人敢提出来,机会也因此而流逝。
第二条路是中策,即立调吴三桂率领的驻扎在山海关的三万精锐火速来京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这条路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手握三万雄兵完全可以先观望形势,若李自成破了京城,他则投降李自成,若崇祯皇帝守住了京城,他那时再发兵救援并痛击李自成,以便求得更好的政治筹码。
这是一场关于利益的博弈,吴三桂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做赔本买卖。
然而圣命他可以不从却不敢拒之,因此他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个要求:“不是我不想发兵救援,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军响呐!”
吴三桂自知明王朝国库空虚,拿不出足够的银子,因此提出要军饷的要求也只是拖延婉拒罢了。
吴三桂此举着实让崇祯皇帝犯了难,他于是召集众大臣筹集军响,然而崇祯皇帝平时刻薄寡恩,与下属关系一直不合,大臣们碍于圣威嘴上皆喊穷因此只捐一点,最终还是没能凑够军响,第二条路也因此作罢。
崇祯皇帝他恨!恨他的臣工,恨他们误国误君,虽食君禄却不为国为民。
对于前两条路的失败,崇祯皇帝把原因都归结到了下属的身上,他失望至极,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农民起义军的战火燃烧至北京城脚下。
失望之时往往伴随着事情的转机,第三条路在这时悄然而现,历史在这个节点上又一次给予了崇祯皇帝机会。
(四)
农民起义军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一点,李自成代表的“大顺”政权表现得尤为明显。
且说李自成一路从陕西米脂打到北京城脚下,因其一路上攻破“大同”、“太原”等几个重要城池时遇到明军誓死守城而伤亡惨重,因此萌生退意,他竟然给崇祯皇帝送去议和书。
李自成希望明王朝同意“大顺”政权的合法存在,若崇祯愿意封其为“陕西王”,则他可以退兵,双方达成议和熄战。
机会再一次出现,按理说崇祯皇帝只要同意李自成的要求,则可保京城无虞,日后等明王朝元气恢复,再剿灭这个“陕西王”不迟。
然而崇祯皇帝性格的缺陷再次显现,他这次同样的不想担责。割祖宗之地封一个异性人为王他做不到,这有辱他皇帝的名声,这个罪责他担当不起。
于是他故技重施,希望众臣工一起向其请愿求其答应李自成的议和。
你不想入地狱,谁入地狱?
谁都不想担责,自始至终都没人敢承担议和的责任,那就只有城破、国灭。
“朕非亡国之君,汝等却是亡国之臣!”
如此,留给崇祯皇帝最好的一条路便是饮恨而尽了…
煤山之上,白绫一挂,崇祯皇帝哀叹声声带着不甘与不舍离开了人世,而大明王朝倾覆之后的中国大地战火仍未平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