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为何,我从小就和父亲关系特别疏离,几乎没有感受过太多的父爱。仔细回忆过中间缘由,一是因为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面,差不多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对父亲这个角色的印象非常模糊;二是父亲生性严肃寡言,好像孩子的存在也没有激起他那柔软的关怀。
这导致我从小无法同父亲亲密,像陌生人一样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18年。上大学那年,我毅然决然跑到了千里之外的他乡,一个人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即使毕业工作后,也丝毫没有回到家乡的念头。老家,对我来说,像是一个遥远而又模糊的字眼。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喜欢回家,不理解我为什么很少和家里联系。一个人久了,也很少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这还算其次,最大的在于难以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也不懂得如何表达情感和情绪。
02
很多年前,我一直对父亲有怨恨,就好像我的存在是个莫大的错误。或许,那时我从不觉得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很少从父亲那里得到关注和照顾,好像做很多事都是为了得到他的关注一样。
努力读书,上大学,都好像是为了得到他的认可;在填志愿的当口,毅然决然不顾父亲建议报考的师范大学,选择了又远的城市,又冷门的心理学。
有一年大学暑假,我兴致勃勃打电话回家,过几天回去。没想到父亲电话里冷淡地说,家里很热,没事别回来了。就这样一句话,把我回家的热情抵消得干干净净,原先准备回家的动力顷刻间化为虚有。
我退了票,于是那个暑假没回家。其实他并不知道,我只是太开心赚到暑假打工的第一笔工资迫切想要和他分享,他也并不知道,在退票那一刻,我心里多么的难过得想哭。甚至,我也会不止一次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在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送孩子去上大学的时候,我只有羡慕的份,一个人拖着简单的行李箱踏上开往远方的火车,就在一个中秋节的下午,本应团聚的传统佳节,成了我们的分别。
大学同学中的依依,每次放假,他父亲都会开车3百公里来接她,帮她收拾行李,再一起开回家。当我看到原来有些父母是这样照顾孩子的,除了感动,还是羡慕。
03
我从没有办法改变和他的血缘关系,即使年少无知的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不是生在这个家里就好了。我从没有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反而是一枚负担。也可能两代人的缘分就是如此,冷冷淡淡。
有一年冬天,他外出开车被撞,锁骨骨折,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手术也做了两次。可是我却一点都不知情,母亲跟我打电话,对此事只字不提。
那时我心里特别难过,好像这么多年,也从未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两次大手术后,父亲后来休息了半年多没去劳作,我并不知晓,到底他承受了多少痛苦与生活的煎熬,却还一直努力撑着,为这个家付出他能付出的一切。
父亲在文革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参考高考,却因几分之差败北,没有机会踏上大学的门槛。后来有机会去教书的他,因为性格原因,他没接受这份差事。在生活的裹挟里打滚,家里在90年代就买了碾米机,粉碎机,轧棉花机。
于是,每天清晨四点就有方圆10里的村民来敲门碾米。而这些年他都很少在家,都是母亲一个人操作机器,处理这些生意。每次看着那些裸露的电路开关,我都吓得赶紧躲开。这也导致母亲必须要忙碌到中午才有点时间弄吃的,也是我几乎从未在家里吃早饭的起因。
每年暑假,都是卡车装着棉花要来处理棉籽。彻夜不停的机器轰轰隆隆的运作,皮带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根,棉花絮飞满整个房子。这是我的暑假里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我们不得不戴着口罩,以减少灰尘进入体内的概率。最辛苦的人,还是母亲。他把这些机器买回家,而处理生意的都是母亲一人。
04
成长的过程,好像一直感觉很辛苦。站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辛苦并不是因为自己操劳了很多事,而是无形中传递了父母的辛劳状态,接受到他们的疲惫。
夏天里,父亲五点起来干活作业,不然到下午会非常炎热;冬天即使寒风入骨,他们也迎着冬风去送货;即使双手因为皲裂开着创口,即使身体过度劳累,即使还遇到耍赖次次不愿付钱的村民……一切都在为生活奔波。
等到姐姐研究所毕业,哥哥大学毕业,我大学毕业,这个漫长的辛劳岁月好像应该要划上终点,但是并没有。
父亲没有再另外请人帮忙干活,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继续之前的生意。从以前的亲力亲为,到后面的开始去其它大型同行那里批发卖出,然后赚点差价。同行竞争越来越多,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能做多少做多少。他说这样比田里好很多,庄稼长出来的周期太长,来钱太慢,也还得靠天吃饭。现在,每次都是现钱交易,踏实。现金交易,销售里多么朴实而坚定的真理,在父亲的口里说出来,我忽然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从没曾真正懂得关于贸易核心的本质,而父亲却在实践中总结了这些观点。
今年元旦,他60岁大生。惭愧得很,这是我第一次给他过生日。可能以前那些年总是期望父母能改变对我们的态度,可这根本就是妄想。原生家庭里,真的不要期待父母去改变。
当我点燃蜡烛,关掉房间灯,唱生日歌,请父亲许愿时,父亲一脸茫然,好像也不太适应这种欢乐活泼的氛围。父亲淡淡地说,没什么愿望。姐在一旁解围,恩,愿望放心里就行。不一定要说出来。像对待孩子一样鼓励了几次父亲,父亲终于说了句:希望你们比我过得好。
这句话让我内心深处忽然涌起了一阵情绪,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情。9个简简单单的字,全是对子女的期待。他没有求要升官发财,没有求身体平安健康,没有求顺风顺水,只是希望子女能过得比他好。这一生,他已倾尽全力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养家糊口,让我们可以一直念书,即使对我们大学专业选择有不同意见,最终却也没有改变我们的意志。
从没有鼓励,也没有表扬,也总是夸着别人家的孩子,总会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人,与我的生命交织一起的父亲,道出了天底下爱孩子的父母内心深处的愿望:希望你们过得比我好。
父亲的故事,我写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感觉完整。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