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验证


1.当一位陌生人邀请你去看演出的时候,你会如何反应?什么是决定你去与不去的最大因素?外貌?生活层次?兴趣共同点?物理距离?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同一层楼?同一家公司?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学院?同一个年级?

2.信任:你还记得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们结识的么?路上偶遇?主动搭讪?问路?看同一场演出?听同一场讲座?朋友聚会?Party?酒会?朋友介绍?合租?

为什么含有朋友带朋友性质的引荐,人们往往会安心许多?已经朋友的验证,担保?已经邀请人的验证?

3.物理上的位置远近,可以包含哪些要素?生活阶层同一?生活周边一致?日常活动范围一致?

4.同一个村,跟同一座镇,区别有哪些?生活半径?行政级别?可以看到的人?可以认识的人的人数?

5.当生活半径超出日常活动范围的时候,半熟人圈是否也就无从构建了?

6.熟人社会的产品有赖于哪些基础?物理半径?生活的时长?亲属的多少?历史的长短?

7.一个外地人来到一个新地方,是如何一步步融入当地社会的?

做客,邀请做客?一起做饭?

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如何构建信任关系的?一起住?一起吃?一起上课?一起活动?一起谈论性趣话题?

8.同一所学校的信任基础为什么比同一个小区或社会上单纯的地理位置远近感觉上更稳固可靠?学校的人可以查询到? 此人已经过学校的入学认证及筛选?

9.是先有信任基础,还是先有兴趣一致?没有信任基础时,一致的兴趣是否能达成半熟人关系的促成?你会甘愿冒多大的风险去验证这个看似和你兴趣一致的人?

10.为什么一起玩网游,打cs会玩出感情,这种信任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有多少可以转化为线下的信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242评论 19 139
  •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在那里一切都很美好。 有人憧憬自己能够有大把的时间,有大把的钱,可以随意的拥着所爱之人...
    大头针思维阅读 362评论 0 1
  • 七律 二O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灵水秀美湖闻名, 上悬岩石似榭亭。 天造景观无价宝, 地成风物价连城。 阴风...
    经络世家阅读 732评论 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