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小说的特点在于故事的虚构与情节的峰回路转,罗贯中为使小说增加可信度,让人有种真实(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故事的大背景放在了三国战乱这一特殊时期。

人们对《三国演义》的喜爱甚于《三国志》,多少年来口口相传的还是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三进三出救少主,张翼德长坂桥一吼退敌兵的情节,虚构、夸大事实是小说表现人物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方法,其作用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刺激想象力,另一本比较尊重三国历史的《三国志》,其内容要比《三国演义》真实和更加贴近历史人物,但和《三国演义》相比,它在大众心里的位置要低很多多。

罗贯中的笔法是犀利而深厚的,在小说中,他塑造的智囊级人物有很多,像许攸、郭嘉、陈宫、徐元直,猛将勇士如关羽、张飞、黄盖、许晃,赵云还有拿着一把方天画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吕布,但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目的只是为一个人物出场的前期铺垫,这个人就是诸葛亮,但作者铺垫的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是为烘托诸葛亮的作用与其超凡的能力,看《三国》的人需要了解的一点是:诸葛亮是第40回以后才出场的,前期的乱世江湖、刘备的颠沛流离、皇帝的苟且偷生仿佛都是因为诸葛出山太晚造成的,罗贯中背地里给读者一个暗示:动乱的年代,是多需要一位诸葛这样的英雄或者说:如诸葛一般的乱世英雄对拯救黎明苍生是多么的重要!

可以说,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源于东方,而东方的个人英雄主义起源于《三国演义》,罗贯中全书的中心人物是诸葛亮。作者一系列情节的安排也是围绕着诸葛亮来展开,其目的就是要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全民争相膜拜的神一般的人物,可以不客气的说:其实作者是在搞个人崇拜。

诸葛亮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紧密相随、并为其出谋划策,吴国孙权曾高薪聘请其跳槽加入自己的队伍,但诸葛亮不为所动,这表现了他的忠心。劝说孙权出兵与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时的‘舌战群儒’,表现了他出众的口才与临场不乱的高超心理素质。用‘火烧’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打败曹军的多次进攻,最终在赤壁巧借东风,一把火烧出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并为刘备打下一片最终属于自己的牢靠江山,这表现了他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完美的人、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要身高有身高,据说还是一位英俊美男,其身材、相貌出众,放到现在怎么不得有一位‘范冰冰’身材、长相让人飙血的女友!但他偏偏找了位容貌丑的出众的村妇,在丑陋不堪的妻子面前,诸葛亮的选择不得不令当时乃至后人敬佩,其舍美玉而选顽石的精神,让人不得不往‘他是一位同性恋’的方向考虑。但真实的诸葛亮确实对男人不感冒。

诸葛亮更高的计谋体现在‘七擒孟获’,更高的忠心体现在‘先帝托孤’,以及帮助阿斗治理蜀国时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罗贯中用一本小说树立起了中国最著名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让这么一位完人的种种表现彻底顶在了人民群众的G点上,令国人为其欢呼不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起三国这段历史,有不少朋友对它甚是喜爱。特别是改编自三国这个混乱年代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塑造了一位...
    老周说历史阅读 1,963评论 17 33
  • 最近读了一本书《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很厚一本,但很有趣,按照书中作者观点,结合自己的想法,写了下面的文字。 一、...
    拨动声色阅读 2,708评论 2 8
  •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并不属于人类范畴。所谓“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是也。正因为如此,超脱了人类的诸葛亮,把人界的一...
    学而时习知阅读 4,000评论 6 38
  • / 雪泥飞鸿,白云苍狗。 书生落魄青衫,背一筐儒书,在古道西风口中听昏鸦瘦马。 老妪静凝西塘,执一纸素笺,在十里风...
    是临溪阅读 331评论 0 1
  • 看到姐姐们的朋友圈得到您的消息,当时我正在铁路警察的车上,知道会有这一天,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还是无法止住悲...
    洗尽铅华_雪阅读 2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