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开始,读余华的《活着》。
一口气,两个小时,刚刚读完,读的还算仔细认真。
读的时候,泡了一杯咖啡,没加糖没加奶的咖啡,第一次喝,起先是为了怕犯困,读了一半之后才后知后觉这杯酸苦的咖啡,像极了福贵。
说实话,我没多高的文学素养,通篇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
苦在他的过去,苦在他的现在,苦在他的将来。至少我是这样感受。
我读不出来余华的那种对现实的批判,读不到对人性多么深的理解,但是我读出来,同时喝到的,只有苦。
那杯咖啡,起先是滚烫的,小口小口的抿着喝,含在嘴里有点酸,喝下去泛苦。
福贵的第一段人生过去后,我才看明白文章用的是回忆的手法,说实话我翻回去看了好些遍才看懂,原来每次回到那些年都是空了几打回车。
在我看来,福贵还蛮幸福,可能是没经历过,在我心里,他大起大落的人生让我羡慕。如果我也像他一样经历着如此人生,可能我就不会还倚在床头上打字了。前些日子天天打游戏,都快忘了这个软件了。
读的时候,我也没有多么入神,也没被带入进去,看一段之后我就会想想我过的日子,想想以后可能发生的故事。可能我也会像他一样,老婆孩子死在我前头,也可能...我第一个死掉——我盼望的事总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我也能娶到家珍那样的媳妇,我可能不会舍得让她受那样的苦。想想现在的女朋友,可能她不是贤妻良母的那种类型,但还好,我很喜欢她,她也很喜欢我。我同样不舍她受一点委屈。
可能是我还不到年纪吧,我是真的理解不到那种失去孩子的痛苦,面无表情的去想我的孩子如果先我一步死掉我会怎样,想不出,也不怎么想去提前参悟这么复杂的感情。
但我还是要装出理解作者笔下的悲痛,喝一口微微烫口的咖啡,作出思考人生状。可能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吧,明明什么都没经历,明明什么都不懂,偏要装着富态,好像尝尽人生酸甜苦辣了一样。
现在看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的作品,都是直接拉开评论去看着一群手握键盘的人相互对垒,比内容有趣的多。到现在我也没评论过几句话,可能是我能力有限,真的参悟不到那些人的脑回路,可能是我落伍了。
如果福贵不赌,可能他的日子还会好些,没经历那个年代,确实不懂为什么地主要被毙掉。如果给我选,我可能会选择挥金如土四年,也不愿意为了活命穷极一生。现在的年轻人都对生命看的好轻。
当然,我说的是我,没别的意思。
如果以后我娶的那个女人是我如今的女友,可能我会很疼她,但如果不是,应该也会很疼她。
还早几个月,我就想过为什么有些人面临产房前保大还是保小要犹豫。那些保小的脑袋都有问题吧,理解不了。如果我未来那个她有闪失,我会愿意拿我孩子的生命去换她活下去。曾有人说过我无情,可能确实是这样吧,我所剩无几的感情不够分了。
在我尚未成熟的世界观里,好像她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父母。有人要说我不孝了。
我爸,有我妈,我妈,有我爸。
我有她,她有我。
至少我不会让我的孩子为了我和她妈太过伤神,毕竟再怎么样付出在我这里她也不会比她妈重要。
我自私,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但我也想过,如果没人踏足我的私人领域,我同样不会侵犯到任何人。要不就是他们太过自作多情,要不就是我还不够狠心。
我不主动,但不介意把我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如果他不去避免,我不会因此有愧,我会觉得他活该。反正我无意,我只要我的那份。
福贵活的太累了,如果我活在他的那个世界,可能我也会同他一样。如今这个时代对青少年的成长确实不利。人都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讲理,越来越...唉。
不知是我像人人,还是人人像我。
大人体会不到孩子心中的感受,孩子同样不懂大人的叨扰,各想各的,各过各的。
唔,现在的孩子...懂的太多了。
我是个狠心的人,但我见不得别人的悲,那心底的善良总是让我止不住泪水,看到别人的落魄总忍不住伸手去帮助,哪怕我同样一无所有,但那份心意,确实是有。
希望等我入了社会以后能尽快把这个坏习惯给改掉,越早越好。
读完整本《活着》,我也在想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活的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丝毫贡献,但总有人妄图让我去顺着他们活出大多数人的样子。
余华写的时候,可能也没那么多的想法,他可能只是想写,只是想去写这么惨的一件事。写给人们看看。以前看过查尔斯·狄更斯写的文章之后我同样觉得那些评价过高,谁都不会想那么多吧,一点一点的走下去罢了。
人终究还是人。
有些人,生活可能不如人。
但他们口才极佳,变成了网络喷子。
有些人,经历可能不如人。
就拖着一些可怜的人,让他们同自己经历相同的苦难,以此解脱自身。
我可能是后者,但却又保存着善良。
从不推动,但着实喜欢看着别人经历与我相同的悲惨经历。看过后,还过去指点一番,用过来人的语气和他讲着该怎么做。
一直都觉得自己很矛盾,看不得别人比我好,也看不得别人比我惨。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希望着可以有一天,一瞬,可以因为路上飞来的一辆车,因为地震,或是一些其他的事故,早早死掉算了。
可以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突发事件,也可以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的不可抗力,如果能死的安详,死的舒心,我不介意还有多少花花世界没有体验过。
从不会有人理解我,也从不妄想有人能理解我。能理解十六七岁的少年追薛之谦,但不会想到他同样喜欢赵已然。
不是那样的人设,没踏上那社会,但可能只是因为一句评论上的共鸣,一本揭示阴暗的书籍文章,就听到,看到了本不该这个年纪,不该这个阅历时明白的东西。
他会瞎想,然后以此完成他残缺不全的世界观,自此活成另一个样子。
他心中,依然在盼望,有一天,能活着活着就死掉。
到那个时候,再后悔,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