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犹如一座城市
是一片回声。——西川
或许,
这就是永别。
在一场盛宴之后。
静静地凋谢,
某个城市的孩子。
忘了怎么复制微笑。
或许是在镜子里,
母亲清晰的容颜,
诠释所有孩子的梦想。
如一位朝圣者,
在没有人烟的地方
顶礼膜拜。
又或许是在意大利,
那不勒斯或者西西里岛,
写不出剧本的世界,
让日子重新延展。
同一米温暖的阳光,
去追逐心中的大雁。
安德烈,
圣洁的名字。
家乡的街道很窄,
车辆很多,
时光无法雕刻,
童年的一地忧伤。
或许,
这就是宿命。
锁不住的乡愁,
像风又像雨,
在残缺的足迹里,
一一滴落。
喜欢塔尔可夫斯基的电影,该是从大学写作课开始的。
那时候,常老师专门介绍了他的《安德烈·卢布耶夫》,里面讲述的是圣像画家的故事,因为主人公的身份,自然整部电影蕴含着浓厚的宗教情节。不过,作为艺术片,里面很多场景、道具所折射的深刻寓意,自然需要多重推敲才行。狂欢,苦难,妒忌,背叛,屠戮,死亡,还有飞翔梦,生逢乱世的悲哀,等等。其中流浪艺人特立独行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叛逆,癫狂,也许所有的不理智和冲动才是人世的本来面目,而庄重,恪守森严的等级,都只不过卫道士们的面具而已。
信仰成全了美梦和憧憬,也造就了孤独和绝望。但不管怎样,一切终会否极泰来,犹如黑夜过后总有黎明一样。
后来,买了塔尔可夫斯基一整套碟和书,印象深刻的还有《镜子》《乡愁》《牺牲》《潜行者》等。同样的慢节奏,同样的诗意,不经意间还会让人昏昏欲睡。艺术的极致差不多都这样吧。然而,真正的信仰是不会被泯灭的,不是吗?想起了《乡愁》中油画般的场景,那些远去的人和事,那些无伤的年华,都变成了画布上浓重的一笔。
然而,电影里面所有主人公经历的苦难,被驱遣、颠沛流离的日子,也正是导演自己所经历的。1986年,塔尔可夫斯基客死巴黎,终究未能回到故乡,于是乎,《乡愁》中的一幕幕,恰似永劫,令人嗟叹。
——By excited insects(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