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囚
二零零八年,张丹丹在X小区,购置了一套位于顶楼的公寓房。
其时,马大哈张丹丹,对于城市起居环境的认知,还是处于一片空白。之所以选择X小区,是因为X小区,紧临某高校的一个校区,校区内,人工湖环绕,风景秀丽,这是张丹丹当初选择这里的理由。
二零零八年时,校区是对外开放的,附近的居民,可以出入校门,或者进入校区散步。
当时,X小区的这片楼房,某些楼栋的一楼,有做餐饮生意的商户。用餐时间 ,厨房的油烟味,就直往上面的居民楼里串。这小区的住户,有些业主就是周边一些高校的教师,维权意识很强烈。
有些业主写了大字报:“F对楼下餐饮!”,很大的条幅,就挂在某层房屋的外墙上。
后来,那一楼的餐饮店,还真没开了。也不知道是那些业主的F对措施有效?还是商户经营无以为继,主动停止运营了。
而张丹丹,就远远没有那么幸运了。
在X小区,每当冬天来临,张丹丹所购的那一栋公寓楼的顶层,刺鼻的油烟味,就从顶楼的烟窗里,随着呼呼的北风,全部往张丹丹住宅的窗户里面灌。
这刺鼻的油烟味来源,是一楼的一家大餐厅。这商户足够强悍,无视上面住的六层楼的住户,只顾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张丹丹从住进这栋公寓楼的第一天起,就祈祷这家餐厅搬走、或者停止营业,改为经营非餐饮类生意。可奇葩的是:十多年来,楼下的餐厅,一溜排开,先后开了好多家,都被市场干死了,毫无例外,全部是亏血本走人。
二零二零年,y情之下,有多少老板,亏得偷偷心碎。
张丹丹楼下的这家餐饮店,居然扛过来了。就算早两年,店里死了一个女服务员,生意还是继续做了下来。
这会,留下郁闷的张丹丹,徒风中叹息。
在这栋公寓楼的住所里,十几年的油烟味呛下来,一家大小,脏腑功能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张丹丹所住的这套住宅,右边是一楼那家餐厅排放到顶楼的呛鼻油烟,顺着北风灌进来,左边的墙壁和窗户,就紧邻这座城市的一条环线,马路上噪音的分贝值,几乎已达到人耳朵能够承受的极限。
有人说:“居住在这种大马路边上,噪音很大的房屋里,住在里面的人特烦躁,更容易犯口角。”
张丹丹以这十多年来的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发现这一句话是真理。
同期住进来的人,都重新购置了更好的户型,基本都搬离这里了,留着这里的户型,只用来出租给租户。
张丹丹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她根本就没那个量能,去累积另一套房产,然后搬离这里。
而时光流转到二零二一年时,张丹丹当年迷恋的那片校园,因为Y情的G控,临X小区这边的校门,也砌起了围墙,所有出入人员,一律凭本单位智能门禁卡出入。
张丹丹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闻着刺鼻的油烟味,终于深深知道:有一种活着智商不在线的状态,它有一个专门的称谓:苦囚。
走不出的囚徒困境。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