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算法

冒泡算法-Buddle Sort

1.原理

每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比后一个大,就交换彼此的位置。

2.图解
image.png
3.文字描述过程

对于一组包含n个元素的记录,最坏的情况需要进行n-1趟排序。

  • 第1趟:依次比较下标0和1,1和2,...(n-2)和(n-1)的元素,如果发现前一项大于后一项,交换彼此的位置,经过一趟排序后,最大的元素排在最后面
  • 第2趟:依次比较下标0和1,1和2,...(n-3)和(n-2)和元素,经过前后比较,最大的元素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
  • 进行n-1趟:比较下标0和1的元素,如果下标为0的元素大于下标为1的元素,交换位置,排序结束
4.Java代码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 5, 1, 8, 6};
        bubbleSort(arr);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rr[j] > arr[j+1]) {
                    swap(arr, j, j+1);
                }
            }
        }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
5.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
  • 稳定性
6.优化

在上面的代码里,即使经过几趟排序之后元素是有序了,也会经过n-1趟排序,只比较不交换罢了,优化:当某趟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有序,就中断遍历。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boolean isSwapp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rr[j] > arr[j+1]) {
                    swap(arr, j, j+1);
                    isSwapped = true;
                }
            }
            if (!isSwapped) {
                break;
            }
        }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
    dev晴天阅读 1,026评论 1 2
  •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蚁前阅读 5,237评论 0 52
  •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基本思想: 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序好...
    依依玖玥阅读 1,288评论 0 2
  •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
    zwb_jianshu阅读 1,263评论 0 0
  • 在开始学习排序前我们需要明白如下几个知识点: 1.时间复杂度:一个算法执行所需要的时间; 2.空间复杂度:运行完一...
    在路上的_软件菜鸟阅读 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