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这个 “徙木立信” 之举破题,以 “十年磨一剑” 的韧劲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公款消费的红线划定、会风文风的纠偏、公务接待的压减…… 全党上下以 “节节发力” 换来清风扑面,靠 “寸土不让” 涤荡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纠治作风顽疾如治沉疴,难以骤愈。当前,作风建设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问题仍有反弹回潮的风险。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 “松口气”“歇歇脚” 的心态;有的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还有的 “四风” 问题隐形变异,更加隐蔽复杂,给监督执纪带来了新的挑战。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需坚定决心、保持耐心,像防止疾病复发一样反复抓、常巩固。一方面,要将作风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另一方面,要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工作实际中,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不正之风无处遁形。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执着,在常抓不懈与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坚决遏制作风问题反弹回潮,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在反复锤炼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坎市镇 阙衍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