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会给想法打上恰当的标签,标注上“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和“低优先级”
和想法关联的感觉强弱,与自然选择赋予这种想法的重要性相匹配。而当默认模式网络掌握控制权的时候——当你的大脑没有专注于交谈或读书或运动或其他沉浸式任务时——“最重要”的想法,打上最强烈感觉标签的想法,就占据了优先地位。
当然,有时通过竞争进入意识的最重要的想法并没有那么重要。
感觉是大脑标记想法重要性的一种方法,而重要性(以自然选择有些粗糙的角度)决定了哪一种想法进入意识。
感觉是使想法与意识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使你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某种想法
在你学会以客观的角度清晰地看待这些感觉之前,恐怕也无法消除这种黏合剂,因而也难以与想法保持一定的距离。
善于客观地审视细微的感觉,才能以这种方式审视各种想法.
不要再谈“情感”和“认知”过程,就好似二者分处于大脑的不同隔间一样,应该认识到二者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读书体会
1、作者说感觉是大脑标记意识强烈的工具,我不这么认为,感觉是整个身体系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先有感觉然后才有意识,比如先体会到冷,才会产生意识,天气很冷。
所以,绝对不是大脑标志感觉强烈,而是整个身体系统标注感觉强烈和优先级。
这才是感觉不完全受意识控制的原因。
2、心理学流行理论abc :a和b共同决定c,我对此一直无法完全接受,我自己感受到的是,有的时候是认知导致感觉,有的时候是感觉导致认知,有的时候是一个循环过程,感举影响认知,认知影响感觉,然后又是感觉影响认知。
说实话如果不这样解释,就无法j解释抑郁孩子的状态,没有生病前,相同的事情,同样的人,想法和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抑郁的孩子根本问题不是认知而是感觉强化,剧烈的恐惧,焦虑感,导致产生极端的认知,这些极端的认知又成为了养料一直供养着极端情绪。成为了恶性循环。
如果要从认知角度打破循环,对于处于极端感受中的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会有通过吃药稳定情绪后再进行心理治疗的推荐。
3、很多老师让我们观察自己的念头,我发现这很难做到,更多的时候我能观察到的都是感觉,我不知道这种感觉为什么会出现?当我命令自己去观察感觉后面的念头后时,我往往就会离开观察模式,进入自我分析的状态。
如今想来这是正常的,因为很可能就是先有感觉 ,再有念头,如果我需要的只是平静和对自我更好的控制,其实感觉如何出现,感觉背后的念头是什么并不重要,观察感觉本身就能让我有这种力量。
相反如果我固着于一定要看到念头,不仅会让我烦躁,而且,会引起一系列的分析,判断,导致更多思维故事,引发更多的情绪,失去了平静的可能。
所以,正念,冥想,第一着重点应该放在感觉上,用第三人的视角看感觉,如果有念头出现,再看一下,如果没有无需在意,警惕感觉后必然有念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