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爸是个典型的70后,有着黝黑的皮肤、小小的个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老爸是初中学历,在他上学的时候,每天要天不亮就起来烧火做饭,蒸自己的午饭-红薯,然后再步行走十几里的山路去上学。路上捡捡树枝柴火,带到学校生炉子用。学校的炉子火灭了很容易,但是升起来缺很难,用松树枝(songnaozi)点起来,然后再动大柴火生旺,通常是生的满屋子烟、满脸灰,然后才渐渐旺起来,然后其他的同学也就到了。一上午的课就在烟熏火燎中结束,中午从背包里拿出已经冻成坨的红薯,放在炉子上烤热,边烤红薯边烤冻了一上午已经僵了的手脚。继续进行着一下午的课。晚上放学再走十几里山路,路上继续捡柴火回家烧,顶着月亮回到家,传说中的披星而走、戴月而归。
放暑假的时候,老爸通常情况下回给生产队放牛,和几个哥哥一起,几个人带上红薯、带上一碗辣椒拌的咸菜到山脚放牛。中午的午餐通常会因为那碗稀缺的辣椒咸菜而抢起来,因为这可能是整个暑假唯一的一次能吃到辣椒。整个假期都在放牛中度过,挣了几个公分对于老爸和那几个 孩子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就这样年年复始,到了初中,全家再无能力供老爸上学,然后他就辍学,一身心的投入到他的纯农民生涯中。他打过工、卖过供销社才能卖的烧饼,但大部分时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着全家人生活来源的地,收着微不足道的粮食,而且大部分好的粮食还要上交生产队。
老爸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大爷(轻声)和我的大姑。最小的儿子本应享有全家最好的保护,但老爸没有。我的大爷后来学了电视维修,现在在镇上开了一个维修点、二大爷卖熟食蔬菜,住在离大爷家不远的地方,大姑后来嫁给了卖猪肉的大姑父,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这个家就剩老爸一个人种着地,靠着秋收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我不知道当年是什么样的情况,自己的两个哥哥都去外面闯荡只剩老爸自己留在家里种地,或许是年龄的问题,亦或是爷爷奶奶对老爸没那么好。我没有问过、老爸也从来没有说过。也许是老爸在自己最好的20岁还在家里种着地操持着这个大家的一切,在老爸25岁的时候经过介绍认识了老妈并且结了婚。
听大姑父讲我爸妈结婚的时候在1996年,老妈家在辽宁、我家在河北,老爸还有几个亲戚去接亲的时候赶上了大洪水,齐腰深的洪水,没办法只能在姥姥家等着洪水退去然后再回来结婚。老妈家在那个年代属于富裕家庭,姥爷是村里的账房先生,在别人家还在为吃饭发愁的时候,老妈家已经把白面饼当成了零食,几个孩子闹的时候,老妈的大姐也就是我的大姨就会挖一碗面、点着灶火烙饼吃。而且老妈是高中毕业,听她说当时因为自己理科好但是大舅非要让她上文科才没有考上大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才会让老妈答应家里嫁给了学历不如自己、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老爸。但是结果告诉她,其实赚到了。在老爸老妈结婚之后,老妈的任务就是在家干活。地里有活的时候去地里,没货的时候家里待着。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开过小卖铺,卖过零食雪糕,当然家里有我这样一个经常偷吃的人也是赚不了什么钱,在大一点的时候老爸会出去工地上干活,期间还有一次在工地上手指被夹,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之后短短续续有出去过几次。后来妈妈和奶奶脾气不和,爸妈决定搬出老房子再盖一个新房子。那时候盖房子索然困难重重,但好在改好了而且顺利住了进去。新家在山里,周围有3家邻居,所说是邻居但也是离得很远的邻居。周围亲戚都说搬次家怎么越搬越往山沟里走了,这时候老妈只是笑着说:好在省心了。那时候我的记忆还不是很清楚,后来的时间老妈经常说,在搬家之前老爸每天睡觉都特别安静,自从搬家之后每天睡觉都打呼噜,不用担心自己的老娘和媳妇大打架,心里踏实了。
但在我看来,新家靠着山,冬暖夏凉,而且平时喝的水也是甜的,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日子平平淡淡的过着,知道妹妹的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