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从小就受到祖母的熏陶,自小对佛教就有所涉略。每次外出旅游,在普通的旅游景点一般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寺庙,似乎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当然由于历史原因,真正的古寺已经不多,大多都是后建的,或许在偏僻的山村还有所保留吧,至少我看到的寺庙大多都是80年代后重新修葺的。
早就有这么一个想法,想骑车外出去上海郊区的寺庙走走看看,网上一查郊区寺庙可不少,九十多所呢。由于家住在七宝附近,七宝教寺早就去过,那也是九十年代后期重新修建的,里面的寺塔,大殿都是后建,太崭新了,没有古寺应有的那种厚重沉稳,显示着些许浮夸。
2015年曾和儿子一齐骑车去过松江泗泾福田禅寺,自己也骑车去了更远的松江九峰禅寺。
前年腊八节时还骑车去了青浦的蟠龙庵,也曾在那里买了盒腊八粥给儿子带回。
五一小长假,也不想出去看那些人满为患的景点,家里人也各有各的事情,再说骑车外出的体力活他们也不愿意。而我很喜欢,自己一个人骑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只要有一个目标或者方向,按照百度地图查好大致路线,驱车前往就是。
前年去的蟠龙庵在青浦境内,靠近崧泽大道,那庵不大,但感觉有点乱哄哄的,尤其是庙门口有点过于喧闹,实在不适合修行人修行吧。天天听着俗事声声扰,几分禅定随风飘了。所以这次想走得更远,先去福泉山遗址,在青浦的重固镇上,而且离开这个遗址公园不远就有一个小寺庙——法会庵。再沿重固镇北上,到白鹤镇附近的青龙古寺那里也可以去看看。
计划既然已经定好,那就择日出发。4月30日,骑上自己的坐骑,按照地图所给的大致方向向目的地出发。沿着七莘路往北,到沪青平公路再往西,这些都是大马路,说实话在大路上骑行不得不戴好魔术头巾,至于两边的风景,其实也说不上什么风景了,都是大马路。到了蟠龙路往北到崧泽大道,再沿着崧泽大道一路往西, 相对于国道这路上车辆少很多,两边也有了农村的气息。但在这个季节,照理应该是蓝天下麦浪滚滚的季节,可看到的却是荒地和工地居多,没有小时候曾经应有的景象。都到了远郊了,也还看不到曾经的回忆,原来上海郊区也不种麦子了。
到了赵重公路,往北不远就到了重固镇,在福泉山路左拐往西不远,就可以看到福泉山遗址公园。穿过的街道旁边有座小桥,感谢今天的好天气,拍出水乡的风光。遗址公园对面就是重固中学,这倒是一道风景。遗址公园也很朴素,虽然是国家3A景区,门口也仅仅是一个小石碑,也不怎么瞩目,反而在公园外侧的废弃的水塔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工厂,由于发现了遗址才被征地开发成遗址公园的吧。来的还早,还没开始买票,就在门口张望一下啊,拍摄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匆匆离去。
沿着河边的小路往北不远,骑过小桥,北岸就是法会庵。庵堂不大,但是很干净。由于出门比较匆忙,自行车忘记带车锁了,把车子放在外面还真的纠结了很久,但心里总在想,这在佛门净地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偷我自行车不至于吧。所以大胆的把车子放在庙门外,自己进去走马观花看一下。这个庵堂南面和西边被河水围绕,只有一个大殿、一个偏殿以及后面还有一个作为禅房吧。但是看上去很干净,里面的几个居士和尼姑也很是慈眉善目的,最关键的是这个庵堂是不用买门票的,免费进入。门口也没有一般寺庙那种喧闹,感觉很是安静祥和,这才是修行的好地方。去的还早,里面的居士们忙着摘菜,正在准备着午饭的菜蔬。
出了法会庵,重新骑上赵重公路,在秀横路左拐,找到往北的小路。在这个路上骑行的感觉特棒。这才是农村应有的道路,只可惜路的两边也都是荒地,或者也是为了种植水稻做准备。在路的一侧竟然还种有大麦,小麦。虽没有那种大海般的一望无垠的麦浪,但看到这一股麦的溪流已经知足,麦穗开始泛黄了,在风中摇曳的情形似乎略显孤单。
往北的路上,按照导航出错了,竟然到了河边没有路了!!只能重新搜索路线,往西拐一个弯,穿过农民的大棚,幸好现在上海农村基本上都是水泥路通到门口,也看不见原来的泥路,对于骑行来说方便不少。还没到青龙寺,远远就看到那青龙古塔,在拥挤的村落中,矗立这砖塔,远远看去有点突兀的孤单,或者也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风度。等真的走近了,古塔掩映在树林里,反而看不到它的高大了。塔的北面就是青龙古寺,规模比法会庵大了很多,外面还有很大的停车场,以及排队的格栅。那不用说,要收门票!看到收门票就不想进去了,佛家的普渡大众,还要买票才行啊?在寺庙门口从东到西一字排开,都是销售香火蜡烛纸钱之物,看着架势这里的香火比较盛吧。但对于这样的寺庙我却连进去的想法都没有。
时间已经快临近十点了,下午家里还有事,骑车匆匆赶回。下次准备到金山的松隐禅寺去看看,据说那是金山区最大的寺庙,希望能有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