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是喜欢把作业留到睡觉前完成。放了学之后的时间,绝对是要和小伙伴们玩够了,或者在电视机前看够了动画片,吃饱了饭之后,才会想起做作业。要不就是直接利用课堂时间飞速写完,以便留出更多玩的时候。以至于当时在班上我成了写作业速度最快的人。事实上,这也是曾经让我颇为自豪的部分。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发现自己一直在保持着这样的惯性,比如写毕业论文,喜欢挨到最后两天,进行突击完成,仍以速度见长。至于质量,永远保持在中上水平,从不喜欢精益求精。事实上,对于一个以要求完美见称的星座的人,这种现象是让人不可理解的。可我就是这样子,凭借着一股子快的劲儿,为自己争取了更多优哉游哉胡混的日子。
甚至到工作了之后,因为从事的是文职类工作,写点儿杂志文章、做点儿报刊策划之类的专题,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于是,我又再次发挥了以往迅速上手入戏的砝码,屡试不爽,工作得心应手。于是,什么加班加点,熬夜加班这等事儿,依然同我绝缘。我也继续这样无欲无求的生活着。
可问题是,我骨子里却一直向往着另外一种人生,就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片更精彩的人生。而这种生活绝非是我以往那种状态,能够换取的。于是,作为文科生的我,凭着一股子不知道哪来的劲儿,闯入了策划界。
虽说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对于策划,却仍是门外汉。我要从以最快的速度从WORD模式进入到ppt模式,这个过程,我之前预期是一个月足以。事实上,对于PPT的使用相当陌生的我,严重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遭遇瓶颈。(此时只能内牛满面得后悔,当初老师讲课的时候,人跑哪儿啦,早旷课睡大觉去了吧……)后悔药没得卖的,当务之急,只能迎头而上,我就不信了,还搞不定PPT。
虽然每次完成一个新方案,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赶脚。但是,每次再接手一个新方案,脑海中马上、迅速呈现空白状。我勒个去,让我情何以堪,以前总觉得自己思维清晰,逻辑明了,空间想象能力不俗,可面对一张空白的PPT,我那些想法都上哪儿去啦?全都藏到地下了不成,还得掘地三尺,才能挖的出来。
以前下了班后来,啥事儿也不想,看看电视,磕磕瓜子,吃点儿水果,泡杯茶,小日子好舒服。现在上了班,愁方案,下了班儿,脑袋也不敢闲着,还得找灵感,构思方案,心里那要一个累。而且隔三差五还在心里怀疑一下自己,我到底适不适合做策划?如果不适合?我到底能不能做策划?可是明明人家学外贸的,都能写个方案出来?我学文出身的,这点儿东西都弄不出来?还有脸见人吗?
可是面对什么汽车品牌、金融品牌、消费品牌,还要想什么方案,真心觉得自己误入了一个完全不懂的世界,以前的我,好像只悠游自在地躺在游泳池里,游得特别娴熟。可是现在突然到了大海里,以前的那些平静已经不属于我了,我必须学会接受挑战,锻炼泳技,对抗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做策划不容易,因为接手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去创新,都需要杀死很多脑细胞才能完成,而且现在媒介环境、市场环境、产品环境、消费者环境……一切的生态池塘都在随时随刻发生变化,要想让方案作出亮点,只能走在环境变化的前端。
事实上,写了这么多,还没解决我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一款新上市车型的策划案,对于汽车一窍不通,这个方案写起来,哦买噶……我相信我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