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语文,最美的教育

《中国最美的语文》这本书,书名虽有些狂妄、有些噱头,但内容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关于语文教学最美的文字,也是对教育理解最深刻的文字,我宁愿叫它最美的教育。

这是我第一次在微信读书上认认真真看完的电子书,从10月底开始,断断续续花了9小时21分读完,共做了52条笔记。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坚持以“回到常识”为追求,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包括进行诗词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等。其中,课前开展诗词鉴赏,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心得。后来居然开成了百家讲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各种鉴赏均有涉猎。利用晚自习开展音乐鉴赏和电影鉴赏,让学生们感受美的教育。因为该老师认为,“文学本身是美的”“艺术是关乎灵魂的”。以上尝试坚持了2年,到高三,为了学生“大学的入场券”就停下了。书中同时穿插了该老师对教育的理解,自身的教育和生活心得,通过给自己的孩子讲诗词故事、人生哲理等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书的作者是成都市新都一中的老师夏昆,著有诗词鉴赏专著《在唐诗中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教育专著《率性教书》《中国最美的语文课》,电影鉴赏专著《教室里的电影院》。这是一位有个性,有思想,并将自身追求付诸于实践的人,值得敬佩。在《中国最美的语文》一书中,他写到:“教师最根本的职责,其实就是成全孩子生命的美好,同时成全自己生命的美好。”因此,他提倡“回到常识”,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常识?很简单: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因此,他体谅学生,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因此,他突破传统,“一意孤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和生命的美好。

教育,是需要实践的,而不仅仅是嘴上说说。所以,当看到这样一位老师,倾注真心,满怀真情,不理世俗地去实践教育的理想时,真会发出“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真想回到夏老师的班上,重温一次学生时代。幸而,读到这本书还不算太晚,作为人父人母,我愿意将自己的遗憾尽力在孩子身上弥补回来,当然,是学习夏老师的理念。

懂得美,才会传递美。作为家长,首先需要自身有一颗向善的心,如果自身价值观不正确,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就是扭曲的。没有埋下善的种子,很难开出绚丽的花朵。这要求作为家长的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修身,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自己首先成为一个能够发现美、欣赏美,懂得高级趣味的人。

有耐心,才会呵护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既是参与者,更是引导者。孩子感受到的善,有时只需不需点破,只要一个赞许和鼓励的眼神就够了,这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孩子做的不正确,不要动辄就发火,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中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慢慢跟她讲道理。要知道,只有不细心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小心观察孩子内心的善,并且用鼓励、支持来帮助这棵小小的幼苗慢慢地成长。”

实践是最好的教育。但要结合孩子的认知,循序渐进。不一味灌输,让孩子亲身实践,老师和家长只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这应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夏老师在此又更进一步,那就是结合不同年龄层孩子的认知,适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小朋友,夏老师给他们讲诗词故事,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化成图画。对高中生,夏老师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分享体会,开展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结合孩子的兴趣进行实践尝试,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童年的记忆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现在忆起和小伙伴在山上采摘野果子、偷玉米、打野仗的情景,仍觉得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所以,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让她自由成长。课外学习班,孩子有兴趣的可以报名参加,但一定不要强求,多一点时间让她去感受大自然,和小朋友玩耍。小学,我不想送她去辅导班。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我不想有一天在她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片灰暗。

读最美语文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遗憾其实不是没有亲身感受到夏老师的风范,而是生活中对艺术的缺失。夏老师说“吉他与生命有关”“没贝多芬我撑不到现在”的时候,我是茫然的。即便是去专门听了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也全然没有夏老师说的那种感受。

在家中,老婆和女儿说我是音乐盲、跑调王,确实不假。不但如此,对美术也没有一点感知。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爱因斯坦的传记,很羡慕他走到哪里都带着小提琴,参加乐队可以出任第二小提琴手。可是,在我们那个小山村,只有在白喜事中才看到过吹唢呐、敲响锣的,那些洋玩意,还真是超出我的认知。

我的小学共有6个年级,只有5个老师。我们的班主任,除了教语文外,还兼代音乐、体育等等课。小学里学到了简谱上数字的发音,但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从来没弄清楚哪个高哪个低。对了,那时也没开美术课,我估计几个老师中没人会画画。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任何艺术细胞。

夏老师在书中说“艺术关乎灵魂”。有个老师也告诉我,艺术确实可以让生活更有趣味,可以成为生活的减压阀。我自己对艺术也是一直向往并心存敬畏的。但要说重新培养出艺术细胞,我估计是难了,对我来说,这只能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还好,女儿对音乐和美术喜爱有加,并表现出一定的天赋。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满足她的爱好,为她创造适合的环境。不期望她以此为长,只希望通过音乐和美术的学习,她能够懂得美、欣赏美,生活更加有趣,更加有品味。当然,我不会因为自己的遗憾而强迫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之读《中国最美的语文》有感 走进最美的语文世界 《中国最美的语文》其实是12月4日在当当...
    馨玫阅读 569评论 0 2
  • 每天6点,闹钟准时响起。一段清澈明亮的旋律反复回荡在房间里,艰难地爬起床,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叫醒自己...
    Doreen乖乖美美哒阅读 172评论 2 1
  • 作文 : 创业冬梅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业冬梅阅读 1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