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媒体反倒实现了萧乾先生预言
萧乾先生关于书评的研究与实践,是针对传统媒体时代的。如果传统媒体时代未能实现他的愿望,那么在网络媒体时代,似乎更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了。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是比较担忧电子产品会挤掉人们读书的时间与兴趣的。
但是,近年来网络读书与学习的热潮,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设想。想想网络文学创作与阅读的繁荣吧!现在,网络文学已经登上文学殿堂,被承认是文学的一种。网络读书创造了一个繁荣无比的市场,不管是文学性读书,还是实用技能性质的读书,都培养了一批用户量庞大、盈利能力强的平台与自媒体,像罗辑思维、十点读书、喜马拉雅、简书等平台。
所以说,如果不固守“读纸质书才是读书”的观念(虽然我是不读电子书的,但我认为未来读电子书、网络阅读才是读书活动的主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互联网(包括电子设备)重新定义了读书,也重新定义了书评。
为什么网络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网络读书是随时随地的,无比便捷。拿起手机就可以读,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床上、车上,只要有流量、有电就可以。读纸质书,有仪式感,但只能在稳定的地方、有光的地方读。
(插一段话:有段时间,我每天要坐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虽然我更习惯阅读纸质书,但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我只能选择网络读书。后来我坐地铁上班,我就恢复了读纸质书的习惯,每天来回3个小时的通勤,读了不少书。现在上班距离缩短到骑自行车不足15分钟,反倒没有时间读书了!)
其次,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社会,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激起人们特别是都市中层人群的恐慌。危机与发展同步,处在巨大变革时代的中产阶层,有着深深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强烈的生存愿望推动一浪高过一浪的读书学习热潮。
第三,有用户、有流量,读书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化的活动,经营与读书有关的事业或生意,早已超出卖文为生的境界。读书这件事已经资本化。最高雅与最低俗在这里统一起来。
作为读书市场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书评自然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自媒体时代的书评家族
说今天是一个网络媒体时代或自媒体时代,其实是不准确的。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媒体融合正在进行的时代,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
阅读工具和阅读方式也是新旧参半,更重要的是,人也新旧参半。
这就决定了今天书评形态的复杂性:既有传统的书评,也有网络媒体演生的特有的书评形态。本文分别称之为传统书评和网络书评。
传统书评包括:独立书评与商业书评、研究性书评、读后感、读书札记、书话等。
网络书评包括:导读书评、拆书稿、听书稿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类书评的写作方法。
传统书评的写法
1、独立书评与商业书评
独立书评就是上一节萧乾先生所倡导的真正理想的书评写作,是出于对读书事业的热爱,站在读者立场上,对书籍进行客观评价、给读者中肯建议的书评。
商业书评,就是站在书商立场,出于推广的目的对书籍进行赞美性评价的书评。
这两类书评主要是从写作动机区分的。从形式上来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不排除这样一种情况:独立书评介绍的一本书是一本难得的杰作,作者秉持公心评价,也不能不大加赞赏,这恰恰也是书商所需要的
这种书评大致写作的套路如下:
总体字数通常大约2、3千字,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更长一些。
第一部分,熟练的写作者往往在开头有一段导语性质的话,涉及文章的大背景、大环境,以引出本书。如果没有能力写好这一点,那就直接介绍这本书,介绍书的作者、出版社的相关信息。
第二部分,大概介绍书的内容、结构、章节篇幅等,使人对此书有个大致了解。
第三部分,要评价此书内容有哪些好处值得学习,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最后部分,要引申出观点,进行论证总结,讲明为什么推荐此书给读者。
目前来说,商业书评的需求量大,稿费也高,据说有人靠书评写作一个月可赚到数万元,可以靠写书评来赚钱养家。
写书评的人,要经常在微信读书、豆瓣书评、知乎等平台活动,经常写书评,写得多了,才会得到约稿机会。
独立书评以独立评价、客观展现书的价值为标准。写商业书评以什么为标准呢?这里可以用萧乾先生引过的一位纽约女子书店的经理的说法:
“一个理想的书评自然是那种促使读者看了即刻想跑出家门去买的。它不但应是展示出内容大纲,并能指出它的特点——一个新鲜的结构或技巧,使这书显得有趣而裨益。”(《书评与出版商》)
这是出版商眼里好的书评的标准。
不能认为传统书评在网络时代就没有了价值,毕竟大量的报刊杂志还存在,他们也需要大量的标准、规范的书评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