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里,除了亲密,还有退场

01

周末,娃爸出差,到晚上的时候,我估摸着,娃要开始故技重施,软磨硬泡地吵着跟我睡了。

每次她都求我半天,理由繁多,比如“我太爱你了~”、“跟妈妈睡才有安全感~”、“我们只开一个空调可以省电~”……

就在半个月前,她还这样操作过。

所以这次我直接替她说了:“晚上跟我睡吧。”

出乎意料的是,娃居然半天没吭声!

想象中的山呼万岁哪去了?谢主隆恩哪去了?

不服气,追问一句:“难道你不想跟我睡了?那你还是自己睡吧~”

咦?脑补的懊恼悔恨大喊大叫怎么都没有?

只见娃梨涡浅笑,淡淡地说:“好吧妈妈,我今天自己睡,等我想跟你睡的时候再找你哦~”

哎呀这个小丫头!既表达了婉拒,也没把后路堵死,这情商可以。

最后,娃开开心心洗澡去了,留下我这个老母亲在风中凌乱。


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自己独立房间独立睡觉,她也蛮适应的,偶尔会撒撒娇,尤其老爸出差,她就会缠着要跟我睡,有时我还嫌她烦,会无情拒绝,没想到很快就被反杀了,就在她未满10岁的档口。

嗯,是的,我明白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只是,当这一天毫无征兆到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丝丝落寞。

原来,长大真的是一瞬间的事。


02

落寞的老母亲随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就有好友各种安慰:

“天热了,小棉袄该慢慢脱下,收起来,藏好。”

好友的女儿在四川,今年高考。春节后,她本想特意从深圳回去陪她几个月,结果女儿也婉拒了。

好在,这届老母亲都是识趣的人,娃挥一挥手,娘就自觉闪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怎么说,这届老母亲也是看着龙应台的《目送》长大的,这篇实话实话的散文不知谋杀了多少人的眼泪: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03

大方而得体地退场,适应于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指向分离的亲子关系。

可惜,也有不少为人父母的,是不明白这一点的,认为所有家庭成员都是共生关系,不需要分你我他。


我见过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就是共生关系的牺牲品。

婚姻的不幸,夫妻的争吵,全都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夫妻的痛苦,也要孩子来“有难同当”。

孩子好不容易战战兢兢地长大了,哀怨的妈妈又把老大当作救世主,一肚子苦水倒向儿子。

这个大儿子既当“儿子”,又当“丈夫”,大学毕业后,他对社会失去兴趣,躲在家里几年不去找工作,潜心研究起了动画片。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找工作?”

他答:“我们家那小地方,找不到好工作,好点的工作,又都在很远的大城市,离家太远。”

我指出他的矛盾:“为什么一直强调烦透了这个家,却又一直不想找离家远点的工作呢?”

他一时愣住,缓了缓才答:“我觉得,我在家,才能调解他们俩的矛盾”,“我弟弟就不一样,他说毕业了绝对不回家,越远越好,而且这辈子也不想成家。”


儿子口中的他们俩,就是这对吵吵闹闹了半生的父母。

两个儿子,一个变成名不符实的“救世主”,迷恋动画片退化在家;一个变成冷漠而逃离的情感隔离者。


到了这个时候,父母才开始着急。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三尺寒冰,要到何时才能融化呢?

写了这么多,我想我能身体力行营造的亲子关系,莫过于娃需要我的时候,尽其所能陪伴成长;娃不需要我的时候,化为旁边默默守护的一棵树、一阵风。

最重要的,是让她明白: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她是她,妈妈是妈妈,爸爸是爸爸;虽然她是她,妈妈是妈妈,爸爸是爸爸,但这也不妨碍我们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